對霸凌自己孩子的孩子咋辦?家長訴諸輿論與“眼神攻擊”背后的困境
為什么老師和學校不能切實負起責任?學校與老師,往往或者重視不夠,或者采取和稀泥的方式,壓制而不是解決問題,這就導致了一些家長積累怒火,到某個臨界點或發生惡性事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義務教育階段,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的加持下,學校沒有權力開除學生,哪怕這個學生對所有人造成了巨大的滋擾與麻煩。
責任編輯:陳斌
某地發生家長上門打兒童之事,引發網友群體的分裂與爭議。一方認為“成年人打兒童”就是不對;一方反問:“小霸王欺負自己的孩子,怎么辦?”這兩種視角是有關聯的,顯然,后者一階問題,前者是衍生的二階問題。
一個問題其實擺在了所有人面前:對那些欺負了自己孩子的霸凌者,大人該咋辦?
近日,一位網友發微博,寫出了自己的經歷與問題:四年級女兒被班里男生屢次騷擾,與對方家長溝通無果。他采取了自認為還有點“療效”的辦法:其一,在校門口和那個男孩的爺爺激烈“互噴”時,讓對方看到他的憤怒;其二,列舉事件大聲說給圍觀群眾聽——主要是給這個班里的老師和家長聽;其三,千萬別動手,但要“補刀”,辦法是在微信群控訴對方諸般不是,例如男生的騷擾、監護人的放任不管甚至信口雌黃;其四,把“社會人”的行頭備齊,每天放學時,用古惑仔般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