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漁民不再打魚丨記者手記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李屾淼
候鳥死在干涸的河床
相關報道詳見《大旱之年:鄱陽湖的困境與抉擇》
我的老家在長江中游一條靜緩的支流旁,離洞庭湖近。傍著江河湖泊長大的人,或許都有對洪水的記憶。我小時對洪水的懵懂恐懼,來自1996年、1998年的兩場洪水。我的姑爺爺是漁民,自己家離江和堤壩幾十米遠。汛期的晚上,爸爸和周邊叔叔們整晚都要在堤壩防洪,我在家里天臺看的時候,望著夜里堤壩隔十幾米一個帳篷、一串燈,是電燈泡在帳篷里閃爍。
汛期來臨之前,小孩們瘋跑、去堤上玩,等災情嚴重到直升機降落至附近高中操場轉運物資時,我們一群小孩跟著大人們烏泱烏泱地跑去看,有時人群里一聲“倒垸啦”,我們又跟著街上的人們烏泱烏泱地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