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的買房焦慮,全在這部8.3分的港劇里,刺痛又治愈

在各社媒平臺,近期有一部講普通家庭如何買房的港劇,頻頻被網友提起。

聊起買房難??

聊起租房和買房的區別??

聊起沒房情況下如何結婚??

這些截圖均出自近期熱劇《上車家族》。上周五,劇集以豆瓣8.3分收官,雖講的是小人物,小故事,卻處處貼近生活,以苦中作樂的口味替許多觀眾說出“買房難”的心聲。

劇集簡介:「上車」,是每一個香港人的夢想。但是,入息徘徊中位數的家庭即使不吃不喝,也要20.9年才能買樓?!干宪嚒沟碾y度是世界級,「落錯車」即一失「樓」成千古恨,中產家庭都會「向下流」……

為了一套樓,全家得付出怎樣的代價?再艱辛也要“上車”,是為了什么?在講“一切為你好”,卻處處控制的的華人家庭,親子關系如何變得良性?愛情與房子,該如何選?這部劇銳利地拋出這些現實問題,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

有沒有樓不重要,重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買房置業,是很現實的話題。尤其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房子是很多人一生的執念?!渡宪嚰易濉穼⑦@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主角車志明一家,2008年見金融風暴的形勢,賣樓套現,誰料半年內房價不跌反升,“中產”變“中慘”。他們想再次“上車”(買樓),14年來也追不上房價,為了攢錢存首期,事事都要省,曾為了住公屋、抽選居屋動過歪腦筋。

對于高昂的房價,全家存款60萬元,只能說杯水車薪。車志明妻子Karen目標今年內攢夠90萬元,搏一搏“上車”的首付,擔心下年房價再升。

為此,全家總動員去賺錢。車志明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做接送司機,做搬運工,即使怕鬼,也去做入殮師。當他和女兒們說,“賺錢留給我們來,做男人有什么不可以”,很多觀眾感受到一家之主的擔當,肩上的責任與壓力。

驅動他去起早貪黑,辛勤工作,僅僅是出于對家人的愛,并不是一己之欲。一家人可以有自己的房子,齊整地住一起,再不用租別人的房子。

Karen 是家庭主婦,就是廣東話中的“師奶”,精通各種占小便宜的門道。只要不要臉,舒服一家人。

她平時給三戶人家做鐘點工,買菜專賣打折的,從人家的伙食錢摳出給自己家的;在茶餐廳點一杯檸茶消磨時間,喝完就喊伙計加熱水;去超市試吃,自帶生抽,一餐當三餐吃。

買剛死的魚,價格便宜,剩下的錢能再買一些蝦

為增加家庭收入,她抓住一切機會做“二房東”。當丈夫老友阿孝想借住一段時間,Karen 開價,每個月一萬元租金。最離譜的是,她甚至向親生女兒提過,搬回家里住,每個月收3000元月租,最終搞到一套兩居室竟住得下七八個人。

隔斷房,見怪不怪

花錢容易,攢錢難。Karen 如此市儈和摳門,無非是千方百計想攢多一點首付。很多人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或是家人,在意每一筆小錢。

存錢,都是從小事開始,有些人可能為了省幾塊錢車費,寧愿走兩三公里的路,從飲食上省錢,不喝奶茶,改喝水,不點外賣,自己做飯。

車志明的兩位女兒芊芊和蔓蔓很懂事,見父母辛苦,主動找兼職做,送外賣,在女仆咖啡店做服務員,幫補家里。

小女兒蔓蔓鼓勵爸爸

車志明一家雖然沒房,不妨礙彼此相扶相持,相親相愛,在忙碌奔波中,享受免費的快樂。哪怕是一家人在海邊的公園,野餐,吹風,也很開心。即使他們如此努力,“上車”還是遙遙無期,令人唏噓。

網友言,這部劇有治愈功效,從車志明一家看到了,家是如何變好的。一家人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互相理解,修復關系。

比如說,Karen有極大的控制欲,希望什么事都按她的規劃,令兩個女兒有時苦不堪言。后來她自我反省,認錯。

劇集還表現另外兩個家庭,對比車志明一家,現實而諷刺。

先說車志明老友阿孝,他、兒子和兒媳婦一起住公屋,三人都沒正式工作,收入不高,卻有意為之。因為公屋是提供給低收入群體。

一家人吃苦,勤力,交貴房租,卻買房難;一家人懶懶散散,卻能住進大屋。

阿孝和車志明吐槽兒子,無上進心,雖恨鐵不成鋼,卻只能無奈嘆息。

另一個家庭是閔老太的。沒有家人,再大的房子都是空的。

她一個人住公屋,兩任老公已去世,兒子移民日本,并入贅。每日想和別人多說話,不惜投訴保安,刁難服務員,甚至去偷錄鄰居家的日常聲音,以解心上苦悶。很多觀眾從中見到“空巢老人“的凄涼處境。

閔老太后來和車志明一家熟絡,像家人一樣相處。圖中她為車志明,煲雞腳花生湯,努力協調車志明和Karen的矛盾。

有家無樓,無家有樓,這樣的家庭對比,或是劇集告訴觀眾,有沒有房子,和幸福感沒有強關系。最重要的是家人們在一起。

買房難,年輕人還熱衷于此嗎?

比起父輩,年輕一輩還熱衷于房子嗎?劇集在前面情節提及到,很多人好像阿孝的兒子一樣,大學畢業后,從事低收入工作,為了能抽公屋,解決住屋問題。

高榮的角色是買樓青年的表現。他是地產中介,為了攢首付,每日吃車仔面,為了簽單,無條件滿足客戶無理的需求,怎么被罵都是一副笑臉。

在他的觀念里,房子是“自由”的近義詞,是財富積累的捷徑。房子更是婚戀市場的大籌碼,這點令他時常感到自卑,尤其當心儀的女生被有錢人追求的時候。

車志明的大女兒芊芊則表現不買房群體的想法。人生的意義是體驗,而不是房子。在劇集的前面情節,她去澳洲過工作假期,在農場摘草莓。小本子上寫著一個個人生清單,她夢想著哪天可以背著包跨球旅行。

她和母親一次很大的爭執,集中在愛情和房子的選擇題上。

她有兩個追求者,一個是普通青年高榮,沒房沒車,存款40萬元,一個是超市集團副總丁生,手握兩套房。但她對前者的好感大于后者。

母親不給高榮好臉色,退回他帶來的水果,并建議女兒好好考慮。但芊芊選了她喜歡的人,能和他吃車仔面,一起吃苦。

有這樣的價值取向,她很長時間不理解母親為何對房子如何執著,反感將一生都交給房子。

芊芊不同意供居屋的提議。但在后面劇情里,她改變了對買房的態度,因此被部分觀眾質疑沒立得住人設。

《上車家族》最后呈現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車志明和阿孝合伙開清潔公司,業績不錯。幾家人一起開心地賀新年。在閔老太的資助下,車志明一家再次“上車”,了卻心愿。閔老太從他們家得到了親情和陪伴。

一家人擁抱在一起

有網友笑話,最后得靠老人家“上車”,白瞎了自己的努力。這或是劇集對應現實的一面,房價之貴,普通家庭買房之難。憑車志明開清潔公司的收入,恐怕一年半載都攢不夠首付。

有家的地方,就有安全感

《上車家族》雖以買房置業為主線,房子的核心需求是家庭。一家人齊齊整整、開開心心地住在一起。英國當代社會學家吉登斯說:“在我們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世界中,(只有)愛是切切實實的?!?/p>

回看現實生活,買房似乎不缺話題熱度。近來熱搜榜前有#女子逃離大城市去鶴崗全款1.5萬買房#,或是年輕人尋找鶴崗的近替城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小天地,也有#24歲小伙花光積蓄回鄉買房入住毛坯#,在鄉村里謀得自在。

我們借著劇集話題,和年輕人聊一聊,90后上車族后悔買房嗎?00后有買房的想法嗎?

買房太難,住公屋也可以

地球上最后一個Emo男孩(00后,中國香港):我們家以前住在村屋,環境差。夏天蚊蟲多,我的后背容易有皮膚病。2011年,我們住進了公屋。30平的空間,住著爺爺、爸爸、姑姑和我。

我平時買唱片,家人就說,這些是垃圾,買來有什么用,家里沒那么多地方放,或老是說我出去看電影,言下之意是又出門花錢。時而有搬出去住的想法,但我沒有“上車”的想法,這邊的房價最少都要400萬元以上,除非發一筆橫財。

上:村屋環境 下:地產中介的門面 受訪者供圖

月入五千元,也要攢錢存首付

家潤(90后,廣州):我計劃在五六年攢夠二十多萬元,用來在老家的小縣城買房,交首付。那邊房價在四五千元一平。

目前薪水五六千元,每個月存三千元左右,剩下二千元用于生活。租村民的自建房,月租包水電七八百元,平時騎共享單車上班,年卡幾十塊錢,工作日就吃十幾元的快餐,周末有時間就自己做飯。盡量不去消費場合或飯局,悶了就去逛免費景點。剩下時間就學理財,研究基金、股票。錢都是省出來的。

借錢湊首付,怎么也要把家安定了

乙己(90后,廣州):2020年5月在花都買了100平的房子,是二手房。首付大概60萬元,由我自己的積蓄、父母的存款和親戚朋友的借款。臨交首付的前一個星期,一個親戚家出了意外,急需用錢,不能借款給我。我不得不再問一圈同學借錢,好在有同學出手援助。

我是外地人,在廣州讀本科,很向往扎根這里。房子對我來說是,安全感。我以后不用再搬家,不用擔心沒地方住。

今年,房子裝修好了,我也安定下來了,和未婚妻一起招呼大學同學過來吃飯,以主人家身份招待客人的時候,感覺這里就是“家”了?,F在每個月七千元房貸,偶爾有吃力的時候,但買房是我的人生目標之一,值得。

為了省錢,沙發是在佛山順德家具城購入的

交了一百萬元首付,內心不安,但北漂終于可以畫上句號了

筱筱(90后,北京):我一直有存錢的習慣,但從沒想過在北京買房。直到2021年,我和伴侶開始討論買房的事情。最直接原因是我們家的貓,每次搬家都會很害怕,擔心找不到適合養貓的租房。主要原因是內心的安全感,給“北漂”畫上句號。

房子首付將近125萬元,有50平左右。我和伴侶的工資、存款和公積金加起來有80萬元,其他的得問家人、朋友或同事借?;ㄟ@么大筆錢,內心沒有不安是不可能的。但是每次進家,想到這個是只屬于自己的小房子時,那種喜悅和安心是別的東西代替不了的,我認為它就是我的剛需。

單身買房,感覺被鎖住了

阿志(90后,廣州):2022年1月,我在廣州買了一套110平的房子。每月房貸得要兩萬元左右。從事銷售工作,提成多的時候,薪酬能有幾萬元。但這房子要供30年,等于在60歲前,月收入得有兩萬元以上才行,這樣一想,肯定有壓力的,還有一些后悔。

買房這個決定很大部分是家里人的勸說,他們愿意在首付上給予幫助。因為單身,我對房子的需求不算大,以工資水平來說,租房的生活質量會更高。沒有還房貸的壓力,不必考慮太多,出去旅行更自由。

買房后,感覺被房子“鎖”住了,得對生活有更長遠的規劃。如果想換工作的話,就更得謹慎考慮,至少需要穩定現在的工作與生活。

很多“上車族”買房的動機是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房子給的。除了房子,還有很多能讓人感到安全的事情,比如有沖勁的事業,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的人不買房,自由游歷,體驗世間更多的新鮮事,愛折騰,心里卻舒服。

買不買房是選擇,不該有對錯?;蚴窃谟^看劇集后,思考當下,房子究竟意味著什么,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