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的極端干旱、建閘之爭與生態成本——對話胡振鵬

長江流域的干旱依然在繼續。中國氣象局2022年11月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預計11月,江南及華南等地降水持續偏少,氣象干旱仍將維持,發生夏秋冬連旱的可能性較大。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在11月1日發布消息稱,11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仍將持續或發展,10月份,全國主要江河徑流量大部偏少,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均為常年同期最低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江西南昌

責任編輯:周建平

2022年9月6日,在江西九江都昌縣鄱陽湖水域,干涸的湖床形成多個大小不同的水洼,幾名游客正在灘涂上行走(視覺中國/圖)

10月中旬,我們在江西南昌見到南昌大學教授、江西省原副省長胡振鵬。他隨身帶著由他撰寫的《鄱陽湖水文生態特征及其演變》等書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存著他在這些年分門別類歸納好的鄱陽湖的資料,涉及水文、候鳥、漁業,也包括流域歷史資料、網絡討論及新聞報道等——在約定的早上9點來了??刺鞖忸A報會降溫,胡振鵬層層疊疊穿了三件衣服,他的頭發因為腦梗手術剪短了,一坐下,便拿出兩粒助聽器戴上,“我們家里有遺傳,70歲開始聽覺神經衰退,助聽器也維持不了幾年?,F在因為耳朵聾,外面的信息接觸得比較少,那么我只關注鄱陽湖一件事,其他事一概不關心?!?/p>

今年鄱陽湖出現旱情以來,74歲的胡振鵬每周都去鄱陽湖的湖區,他認為現在是絕佳的觀察湖底地形和枯水現象的機會。采訪結束第二天,他又去了九江?!拔蚁矚g發現新問題、新規律,有新的發明、新的規律,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很激動?!焙聩i說。

1968年,剛讀完高中的胡振鵬下鄉到星子縣農村,5年后成為農民水利技術員。他買了水利專業書自學,水利看不懂就去看力學,力學看不懂就去看物理,物理再看不懂就去看高等數學。在這樣“倒著學”的過程中,把當時上海交大的高等數學微積分看完,也把全部習題做完,養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到1977年恢復高考時,29歲的胡振鵬考取江西工學院(今南昌大學),就讀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專業,一路念到博士。胡振鵬的博士論文研究課題是丹江口水庫防洪與興利的優化調度,因為很感興趣,他畢業后繼續研究水利水電工程、水文學、水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工程和決策理論及技術經濟,深化這一課題,1996年拿到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2月,胡振鵬擔任江西省副省長,分管科學技術、教育及衛生等工作。任上10年,他參與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跑了99個縣,也提出了關于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的重要想法。2009年,胡振鵬退休?!胺凑覐母笔¢L崗位退下來之后,就又開始做學問研究?!彼f,不光是因為時間多了很多,也因為能靜下心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學博士、前環境深度報道記者劉伊曼曾與胡振鵬打過多次交道,她表示,這位原副省長有些難以歸類,遠不是那一類“學者型官員”,也不是簡單的“學而優則仕”,“他對數字極度敏感,記憶力超人,水生生物、候鳥、水文、水污染的結構分布和數據,以及動態的變化,他幾乎隨時都能如數家珍,他手機里裝著與水文監測部門聯網的App,通訊錄里有一群愿為他提供一手信息的學生和原下屬,他腦子里不僅刻有清晰的整體圖景,更裝滿了復雜的演算?!?/p>

如今,胡振鵬是南昌大學教授、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在9個小時的采訪里,我們與他討論了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鄱陽湖干旱、湖區生態系統面臨的問題、鄱陽湖水利樞紐的進展以及江西省的生態發展之路。

胡振鵬(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孟依依/圖)

旱澇急轉是全球變暖的表現之一

南方人物周刊:今年鄱陽湖由洪澇風險轉入干旱的時間很短,在6月時降雨集中導致水位持續升高,但進入7、8月幾乎不再下雨。鄱陽湖今年的干旱在數據上有哪些體現,今年的干旱情況在湖泊的自然變化中算正?,F象嗎,是否可以預報?

胡振鵬:今年鄱陽湖的干旱不僅僅是鄱陽湖干旱,整個長江流域都是干旱的,甚至全球在北緯30度地帶都干旱。北半球的歐洲也遭遇了500年以來最嚴重的高溫干旱,國外預測今年可能出現“三重”拉尼娜事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