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戰爭機器與重演的歷史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作為雷馬克名作《西線無戰事》的第三個電影改編版本,由德國導演掌舵、德國演員主演的新版《西線無戰事》,終于讓主人公擁有了講母語的權利。但這還不是它的唯一獨特之處。影片舍棄了原著中主人公德國青年保羅及其好友們接受軍事訓練的段落,直接把他們丟進戰場,體驗一戰的殘酷虛無。如此的創作取舍,對一些觀眾來說暴露了本片劇情的羸弱,但換個角度看,這或許剛好坦白了全片的重點所在。
與原著細致入微的以第一人稱描寫戰場的敘事方式相比,2022版電影《西線無戰事》不怎么關注個體,而更關注無情運轉的戰爭機器。影片開啟于一段邏輯感極強、同時情感極其冰冷的序幕段落:渾身顫抖的小兵海因里希在上級的命令下沖出戰壕,眼看著一個個戰友慘烈倒下,放棄了茍活的念頭,沖出掩蔽所,奔向敵軍,手持鏟子向迎面而來的法國士兵刺去……
隨后畫面黑場。再次亮起時,我們身處龐大的尸堆。經過后勤兵一番整理,海因里希的遺骸出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