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茶馬古道:古村、馬幫與集市

如同來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在中國西南的內地與青藏高原之間也縱橫著一條條古老的貿易通道——茶馬古道。這是一個用人與馬的腳力踩出的道路網,遍布陡峭崎嶇的橫斷山區,越過奔騰咆哮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和雅魯藏布江,上到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延伸至東南亞、南亞各國。

茶馬古道已成往事,南來北往的人們卻延續了買賣貨品的傳統,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集市上交織,構成了新的風俗與趣味。

責任編輯:楊嘉敏

雨幕看不見盡頭,烏云罩在蒼黑的山間、壓著濃綠的田野與樹林,玉津橋也濕漉漉的。半圓形的石拱橋有些打滑,我低著頭走得小心翼翼,看見石板上還留有舊時的馬蹄印。過往的商旅翻越華叢山而來,馬幫踏過玉津橋,便進入了茶馬古道的重鎮沙溪。

站在橋上遙望,黑潓江流水淙淙,村落散落在寧靜的沙溪壩子,描摹出田園詩的意境。下雨天給游客騎著玩的馬匹都沒出來,只有幾輛候客的三蹦子等在橋邊。下橋時,腳踩上馬蹄印的凹痕,仿佛踩中了茶馬古道的往事。

沙溪玉津橋 (黎瑾/圖)

鳳陽邑:古道仍在

從南詔國的都城太和城遺址下山,天色已近黃昏了。樹木掩映著山腳下一條石板路的入口,路口立著一座小碑:太和—鳳陽邑茶馬古道修復紀念碑。

如同來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在中國西南的內地與青藏高原之間也縱橫著一條條古老的貿易通道——茶馬古道。這是一個用人與馬的腳力踩出的道路網,遍布陡峭崎嶇的橫斷山區,越過奔騰咆哮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和雅魯藏布江,上到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延伸至東南亞、南亞各國。

茶馬古道源于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自唐宋起,川滇的茶葉、鹽巴、布匹等被源源不斷地馱運到藏區與東南亞,再從藏區換回馬匹、牛羊和皮毛,從東南亞換回玉石、棉紗、藥品等等。眾多的古道支線如同毛細血管蔓延在西南地區的群山間,鳳陽邑段古道是滇藏道上的一段,亦是大理境內唯一保存的茶馬古道。

鳳陽邑位于大理古城與下關之間的蒼山佛頂峰下,修葺過的古道平整、寬闊,夏日草木蔥翠,枝葉在空中交織成拱形,我仿佛行走在一條綠色長廊里。不多遠有塊曬經石,傳說玄奘取經歸途遇雨,曾在這石頭上晾曬經書。雖是附會,歷史上玄奘的路線并未經過云南,但茶馬古道確實能延伸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

鳳陽邑段茶馬古道 (黎瑾/圖)

走不多遠,我便進入了鳳陽邑古村。青石鋪就的古道兩側,吸足了夏日雨水的雜草旺盛地生長著,一座座石墻、灰瓦的老屋矗立在道旁,黃泥墻上爬滿了藤蔓,不規整的石頭間長滿了青苔,一些未曾腐朽的門楣上還留有好看的雕花,時間仿佛在這里放慢了速度,沉淀出古老的氣味。

鳳陽邑村原名“磚窯”,過去以燒制磚瓦陶罐為主,穿村而過的古道曾因草帽交易興盛,有“草帽街”之名。聽說若是白天來,還能看見村里的老婆婆們聚在觀音古井邊的大樹下,邊聊天邊編織草帽。我來得晚了,天色已經暗淡,只在老屋之間看見泉水依然清澈的古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