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有多少騙術?

最為常見的“倒賣路條”方式,就是獲得建設指標的企業,成立殼公司,將建設指標打包放置在該公司,最后由購買方收購殼公司,從而獲得“路條”。

“補貼是中央財政埋單,地方上光伏、風電項目的積極性就更高了?!?br />
可再生新能源發電裝機量遠超規劃,帶來的直接挑戰是補貼資金需求大幅增加。據中電聯報告,截至2019年年底,補貼拖欠金額已經達到3273億。

責任編輯:顧策

2021年9月11日,青海省格爾木,當地風力、光伏發電場正在運行。 (視覺中國/圖)

“史上最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最近公示了第一批結果。

2022年10月底,信用中國官網發布公告稱,經核查確認,第一批合規項目共計7344個。同月,長城證券研報顯示,目前中國集中式補貼項目能源類型總計11825個,第一批合規項目占總項目比重為62%。

七個月前,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可再生新能源發電補貼核查,重點關注合規性、規模、電量、電價、補貼資金、環保等六個方面。通過企業自查、現場檢查等方式,摸清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底數,打擊騙補行為。

通知一經發布,核查內容之廣、措辭之嚴,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第一批合規項目公示后,有上市公司因項目不合規被追繳補貼。

10月底,太極實業(600667.SH)發布公告稱,內蒙古能源局等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公司退回已收到的4.1億元發電補貼,尚未收到的3.9億元發電補貼,預計無法收回。二者共計8億元。此輪核查開始后,這是已公開的規模最大退補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太極實業大股東為江蘇省無錫市國資委。根據年報,太極實業2021年扣非凈利潤為8.9億元。

“補貼在電站收入中占比較大?!币晃还夥袠I資深從業者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已經倒手交易的發電站核查出問題,接手的企業就要自行承擔損失”。

倒賣“路條”是潛規則

太極實業在公告中寫到,根據內蒙古能源局等部門下發的通知,子公司所涉電站存在未納入指標規模且備案過期失效,為違規項目批復上網電價和擅自變更投資主體的問題。

2022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發布通知,將廢止24個存在問題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通知顯示,太極實業5個光伏發電項目被列在“涉嫌倒賣項目”之中。

“倒賣項目就是倒賣行業內所謂的‘路條’,它是地方政府將光伏項目納入備案、列入年度建設規模指標批文的俗稱?!币晃粐须娏ζ髽I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每個地區可開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都是有限的,每年都在不斷做規劃,然后一批一批放指標?!?/p>

根據2013年頒布的《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國家能源局向各地區下達年度指導性規模指標,地方再根據上一年實際建設情況,是否有辦理手續后未建設或未投產項目,從而核定本年度新增項目的規模上限,并向申請指標的企業進行分配。

根據上述管理辦法,光伏項目由核準制調整為備案制。只有符合條件的備案項目才能獲得電價補貼。實際上,多個地區仍未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