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大健康趨勢發展峰會,發布《大健康行業創新與商業化指數》
11月12日-13日,2022中國大健康趨勢發展峰會在上海召開,峰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的指導下,由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專業委員會、醫趨勢和衛人就業網等單位聯合舉辦。
以“創新·轉化·均衡·發展”為主題,大會跨越醫療、醫藥、生命科學、生物創新藥以及互聯網醫療等多細分領域,匯聚行業領導、知名專家、國內外醫療機構、TOP企業、學者、投資人等共同參與,通過主論壇《醫學創新與共同富裕論壇》、分論壇《醫院創新及全球健康產業發展趨勢論壇》,從政府頂層設計、臨床實踐經驗、產業發展等不同維度,深度探討如何通過醫學創新、技術轉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民生,推動實現“共同富?!眰ゴ笤妇?,推動大健康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張俊華在致辭中表示:“醫療機構科技創新是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又是我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高水平醫院應該努力成為科技創新的源頭和策源地、成為科技創新的檢驗場、成為科技創新的成果庫,助力我國醫學科技卡脖子問題的解決。本次大會為我國公立醫院和知名企業建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方面的合作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精神?!?/span>
頂層設計:鼓勵創新成果轉化
衛生健康系統是科技和人才密集型的行業。當下,醫療科技創新面臨著多重需求,包括重大疾病防控的需求、社會經濟發展對健康的需求、健康產業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搶占全球科技發展前沿的需求等。
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也是滿足多重創新需求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科研人員不能缺席。這些年,在激勵科研人員成果轉化這方面,國家出臺了許多文件,對人才全方位授權,激發人才的創新和活力,讓科技人員能夠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span>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在會上做了《科技創新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專題介紹,深入解讀國家鼓勵醫學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政策,為醫學院、醫院以及醫藥企業開展高水平醫學科技研發明確了方向。
圖: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聞大翔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聞大翔做了題為《政策改善助推動上海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的交流,從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概述出發,對上海市推動大健康國際創新和醫學科技發展政策制訂、制度設計和具體舉措做了詳細的解讀。他表示:“總的來說,我們一定要完善配套的政策制度體系,才能真正把創新藥物的高質量發展做好。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目標和任務,2021-2035年我國的創新藥物能力要進入到世界第一梯隊,要形成一批處于國際前沿的大型企業,要形成高效運行的國家新藥創新體系,這是我們努力奮斗的目標?!?/span>
國家衛健委體改司司長許樹強在《推進國家大型高水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分享中表示,“2020年底,醫改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如何推進?主要是通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們也希望通過價格改革逐步提高高水平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收入的占比,力爭‘十四五’期末達到40%左右,‘十五五’期末達到60%左右,也就是拿出八年時間來進行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性改革,力爭把公立醫院運行機制調整得更加順暢?!?/span>
臨床經驗:醫學創新與成果轉化成為“必答題”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醫學創新與成果轉化已成為公立醫院的“必答題”,在醫院考核評價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維度中設立了“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成果轉化金額”這一重要指標,也突出顯示了國家對醫學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范先群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范先群院士在《醫學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題演講中,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在臨床重點??瓢l展、醫學研發創新、醫院創新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碩果累累。他表示:“怎樣推動0-1和1-10的科技成果轉化?首先要有平臺,其次要有項目,關于這兩個要素,我們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未來,我們希望跟企業更好地合作推進成果轉化,推動生物醫藥的發展,實現從治病向健康、從治療向預防的轉變?!?/span>
圖: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帶來了《科技創新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有很多的要求和指標,尤其是對‘卡脖子’、臨門一腳、最后一公里的技術攻關要求很高。中山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一是夯實基礎,二是對于學科、平臺、人才培養的全面布局,以技術培育體系、臨床研究體系、成果轉化體系和醫工結合三大體系立柱架梁,不斷推進醫院的高質量發展?!?/span>
重磅發布:《大健康行業創新與商業化指數》
圖:《大健康行業創新與商業化指數》發布
趨勢峰會上,由醫趨勢Med+研究院與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共同研究的課題——《大健康行業創新與商業化指數》重磅發布。
當下,中國的創新企業不斷涌現,但同時大多還處于起步階段。識別具有強大創新力的企業并重點扶持非常重要。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系統、科學的標準指數對企業進行評估。
因此,醫趨勢研究院與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共同研發了一套評價的指標體系《大健康行業創新與商業化指數》,指數主要聚焦創新生物藥、醫療器械以及消費醫療三大賽道,對企業的創新和商業化能力進行評估。該指數希望通過建立科學全面的評估指標體系,通過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以及企業每年的縱向比較,找到每個企業長處以及短板,以及變化的情況,判斷中國醫藥企業創新力整體狀況,推動中國大健康行業創新力的提高。
創新、轉化、均衡、發展,是中國的大健康行業當下共同的主題。人才亦是大健康行業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由醫人才、Med+研究院聯合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T+ Employer?大健康卓越雇主2022認證結果在峰會上重磅揭曉,共19家企業被認證為“T+ Employer?大健康卓越雇主2022”。
認證聚焦醫藥、醫療、生命科學、生物創新藥、互聯網醫療、CRO等大健康細分領域,從業務戰略、人力資源戰略、企業組織力、商業品牌與雇主品牌、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培養與敬業度、人才結構與效能、人才競爭力8大認證評估維度,挖掘在從戰略到人才均具備先鋒實踐的卓越企業,以卓越價值和使命感,提升影響力,共筑大健康卓越未來。
從入圍企業評估,歷經調研、審核、評估、認證、基準報告到認證結果正式頒布,歷時長達9個月,共回收超3萬份調研問卷、30小時錄音材料、50萬+文字材料。19家企業“T+ Employer?大健康卓越雇主2022”的認證,將強化這些標桿企業在行業中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推進中國大健康行業的快速發展,以點帶面,帶動上下游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壯大。
圖:T+ Employer?大健康卓越雇主2022
這是一個大健康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2021年,中國十大高增長行業,大健康領域占據二席。高速發展的背后需要更多卓越雇主企業樹立行業標桿,增強高質量人才建設,以此形成一個不斷良性循環發展的大健康產業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實踐土壤。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