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第二年狀態” 走出西西弗斯式的悲???
“故事的開頭和結尾,總是最吸引人的。但真正的劇情,往往發生在中間的第二年”。
在賈樟柯看來,每個人,都會經歷他的“第二年”。第二年不是一個時間,而是一種狀態。在第一年的萬丈豪情褪去后,在順風順水的幻想破滅后,伴隨第二年的,往往是殘酷的現實、對自我的懷疑、對未來的迷茫。在亟待重建,但尚未建立新的可能性中徘徊。
就像我們立下flag健身、減肥。剛開始,誰也攔不住,“不瘦十斤,不換頭像”。然后發現運動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朋友們也開始調侃。于是,你開始懷疑當初的目標。這是一個無論健身新手或老手,在健身的旅程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傳說中的“撞墻期”(hitting the wall),又被稱為高原期,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繞過這個關卡,那就會覺得自己陷入一種無法突破的困境,輕微一點人的就是漸漸的減少訓練的熱情;嚴重一點的人就有可能會直接放棄訓練。
在職場中,這種“第二年狀態”的現象也比比皆是。一個職場新人,拿到offer的那一刻,興奮異常,仿佛一切圓滿。真正進入工作崗位才發現,公司的大門,只是迷宮的入口。繁雜重復的簡單勞動,時不時突襲而來的職場UPA,讓你每天都有想要“裸辭”去外面看看更廣闊的世界沖動。即使是已經告別了“菜鳥”的階段的成熟打工人,升職和加薪好像于自己而言,都還遙遙無期。
職場的“第二年狀態”被稱為倦怠期,是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迷茫、對每天機械工作的厭倦。有點像西西弗斯被眾神懲罰,日復一日地將巨石推上山頂,而每當快到達山頂時,巨石又滾落山底。于是西西弗斯就這樣循環往復、永無止境地勞作。
人,不可能永遠活在“第二年”活在“第二年狀態”。面對漫長的“第二年”,有些人選擇了“躺平”“擺爛”,有些人焦慮,彷徨,退縮,然后自我和解,“小滿即可”。有些人像赫爾曼·黑塞的《悉達多》里描述的“等待、思考、齋戒”。有些人選擇逃避,躲進自己的避難所,“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有些人熬不過第二年,等不到曙光,故事也就無疾而終。也有些人選擇了韜光養晦,繼續前行。
“第二年狀態”往往是一個“起承轉合”中“承”的狀態。不同的心態,不同的選擇,決定了整個故事的走向。
賈樟柯說,“直面現實的清醒,默默積蓄的力量,找回方向的堅定,都會讓往后每一天,就像獲得新生”。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從山西小城的錄像廳,一路走到世界的大幕布,我也曾經歷過很多的‘第二年’”,賈樟柯感慨自己的“第二年”。
1991年,看完《黃土地》的賈樟柯,鐵了心地要做導演。1994年,24歲的賈樟柯用24000元創作了實驗短片《小山回家》。該片獲得香港國際影片展短片競賽單元最佳故事片獎。賈樟柯的第一年,可謂順風順水。
隨后多年,賈樟柯獲得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各類獎項、其他海內外大小獎項拿到手軟,在國內觀眾中的口碑也極佳。然而,賈樟柯仍舊未能掙脫“文藝片導演”的宿命,在商業化方面并不算成功。《三峽好人》上映僅三天,便由于票房成績不佳,幾乎所有影院全部下映。當年被認為賈樟柯開始嘗試商業化的《山河故人》,投資成本3800萬,但在國內只拿下了3224萬票房。
他不止一次對媒體說過,希望電影被更多人看到,“這是一個創作者怎么與資本和市場相處的問題,在足夠強大的資本面前,保證自我創作的純粹,但不能反(商業化)這個事”。 這是他的“第二年狀態”。
最近幾年的賈樟柯,身份更加多元化,除了導演,制片人,還寫了書,也作為演員客串了幾部電影。2017年,賈樟柯發起平遙國際電影展。賈樟柯從山西走向世界,又從世界回到山西?!?/span>我是一個創作者,我的責任不在于形成共識。我們走過一些彎路,在話語紛爭中總想說服別人,最后你會發現那個東西好無力,好消耗,就算了,留待時間,或者留待教育慢慢解決。創作者不是一個辯手,今天很多人喜歡當辯手,但我是拍電影的,我就往前走就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賈樟柯已經與自己和解。
“我有一個好友,小時候去海邊散步,偶爾會忍不住跳下海游泳。他很困惑,課本上說大海是藍色的,可他看見的,明明是黃色。于是,他決定繼續游下去,游下去,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第二年”是一種心態。真正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在不確定的迷霧中,再次認定自己當初選擇的目標。熬過“第二年”,你也能見到藍色的海水。
“第二年”,爆發的前奏
每個故事都有它的起承轉合?!暗诙辍薄俺小钡臓顟B,就像交響樂的第二樂章,悠揚綿長,經歷過膠著,也孕育著爆發。
1969年,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的屠呦呦,成為中藥抗瘧研究組組長。
明確了中醫藥的方向,短短3個月內,她帶領團隊查閱典籍,走訪民間中醫,近乎玩命地搜集到了2000多個藥方,精選出600多個方子作為篩選新藥的依據。但研究工作遇到“第二年”難題。到1971年9月初,課題組已經篩選了100余種中藥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樣品200余個,但結果全都令人失望。
屠呦呦深知任何的情緒消耗都是無用,她只能埋下頭來,繼續摸索。在大量的典籍中,東晉藥學家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有一句話讓她陷入了沉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給了她靈感,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瘧組分。在經歷191次試驗后,1972年,屠呦呦團隊終于發現了青蒿素。
榮耀的“第二年”
不同的心態,不同的選擇,決定了整個故事的未來走向,決定了個人的命運,也決定了企業的沉浮。
今年也是榮耀脫離華為,獨立“創業”的第二年。榮耀希望與時代的同行者們一起用積極的心態跨越“第二年”,積蓄自己堅定的內在力量:心懷希望,篤定前行。
第一年很艱難,無論對哪一家創業公司,無論背景如何,生存下來是唯一目標。榮耀剛剛從華為獨立時,由于外部因素和內部調整,業務幾近停滯,苦心經營多年的渠道亦日漸干涸。榮耀的市場份額一路下跌,一度跌至3%,幾乎要從市場中消失。榮耀通過供應鏈的全面恢復、渠道布局的持續完善、產品體系的清晰梳理,畫出了一條市場份額的“微笑曲線”,回歸市場舞臺中央,并超越獨立前的市場份額高點。
進入第二年,榮耀依然遭遇考驗。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75億部,同比下降達22.9%。在全球性的消費電子需求衰退背景下,手機行業的“冬天”將會十分漫長。榮耀的第二年不再一味拼速度,而是在正確而艱難的路上,明確方向,構建核心競爭力。
榮耀的第二年,研發人員占比上升到近60%,研發強度更是在近期發布的“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全國前六。
存量市場中,高端手機需求上升,榮耀布局雙旗艦;5G標準和連接設備日益普及,萬物互聯時代來臨,打造以人為中心的全場景戰略;擁抱互聯未來,推出全場景操作系統MagicOS;推動品牌國際化,亮相2022IFA,全面進軍海外市場。
即將進入第三年,趙明表示,“用戰略投入的確定性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沿著既定的策略打造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絕不動搖”。“MagicOS將會成為新的戰略支點之一”,榮耀即將正式發布MagicOS7.0,率先帶來基于開放生態行業首創的MagicRing信任環技術。榮耀希望基于數字信任,構建一個更廣泛、智慧的互聯未來。
“每個人,每代人,都不會停下腳步”。告別倦怠,沖破心里的那面墻,度過自己的“第二年”,才能迎接更廣闊的未來。
賈樟柯在意每一個第二年,珍惜每一次兩周年的時刻,用走向未來的方式慶祝,也用致敬過往的真誠告別。在成功突破叢林、沼澤、黑暗之后,榮耀跨入第三年,又站在了一個重要節點之上。從孕育蓄力轉向高飛,勢要鳳凰涅槃,振翅高飛,從更高的位置眺望,才能看得更清。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