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球廳的盒飯、紅碼與折疊床:我在疫情“震中”收留上百滯留者
臺球廳收留了130多人后,老板董元兵不得不關上大門。但當一位剛出院的孕婦找來時,他又心軟了。
田小杰向南方周末記者形容了他在朦朧中看到的場景:一個開闊的大廳擺著數十張臺球桌,球桌的間隙和大廳走道里都是展開的折疊床,每張折疊床上都有人在睡覺。沙發上也躺著熟睡的人。
“每個人都有難處,我們咬著牙在挺,能幫到的人盡量幫?!倍瓡湔f。
發自:廣東廣州
責任編輯:何海寧
臺球廳老板董元兵(左)收留了一百多個隔離期滿的人。
片刻的安歇也是安歇。
這個一千多平方米的臺球廳收留了130多人后,老板董元兵不得不關上臺球廳的大門,對再來向他求助的人說抱歉。但2022年11月16日,當一位剛從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出院的孕婦找到他,希望他能提供一個容身之所時,董元兵心軟了。他給這位獨自一人的孕婦在臺球廳找了一間包房,讓她住下。
2022年11月13日凌晨4時許,在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開了一家臺球廳的董元兵被一通電話吵醒,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可以把臺球廳收拾一下。這個臺球廳在2022年5月開業,于10月23日因防疫需求關閉,如今重開,將用于安置海珠區部分集中隔離期滿、需要返回的人員。
他思考幾秒就答應了。原以為多不過3天,待收留人員全都返鄉或找到去處,這個安置點就能完成使命。但6天多來,留在這個隔離點的,更多是解除集中隔離后滯留海珠的人。
作為廣州市本輪疫情的“震中”,廣州市海珠區副區長張永良在11月17日表示,海珠區目前已轉運9.53萬人。多位康樂、鷺江片區的網格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存在感染風險,尚不支持已結束集中隔離的人員回到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城中村。一些暫無去處的人,便開始背著背包、拖著行李箱,尋找安身場所。
13日當天10時許,董元兵剛將臺球廳打掃完畢,海珠區鳳陽街道就送來了第一批約30名解除隔離的人員;下午,來了近60人;第二天,又來了30多人。此外,這些天還不停有聞訊而來的人,通過短視頻、電話、微信,甚至直接上門找上他。
董元兵只接待集中隔離后返回海珠的人。入住時,他們須持有連續7天的核酸陰性證明、24小時內的綠碼和解除隔離的通知書,此外,優先老人、小孩、孕婦及行動不便者。即便如此,臺球廳還是很快住滿了。
這個容納了一百多人的臨時安置點總會遇上許多意外:物資不夠、求助太多、人員紅碼,甚至出現了陽性要轉運。董元兵不知道臺球廳的明天會有什么變化,但還是提醒自己要堅持:“我還要為留在這兒的一百多人負責?!?/p>
尋找安身之所
11月13日中午,董書武結束了“7+3”天的集中隔離,回到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