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褻兒童終身禁業:多地宣判“第一案”
依據刑法規定,禁業時間多是三至五年,此次強調終身禁業,是一大突破。
根據一項對2006-2016年9070名性犯罪人員的再犯罪統計發現,10年中有1176人再次實施性犯罪,整體再犯率為12.8%,其中猥褻兒童的性犯罪再犯率為12.67%。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2年11月2日,四川省廣安市雙河小學學生在聽“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知識講座。
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法律的特別保護?
答案是肯定的,且保護措施又向前邁了一大步。今后,性侵未成年人者,將終身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2022年11月11日,最高法、最高檢和教育部發布了《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對此作出詳細規定。
四天后,意見施行當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作出全國首例判決。
被告人王某某在擔任學校外聘指導教師時,多次在授課期間猥褻女童。2022年3月,家長報案。海淀區法院少年法庭對這起猥褻兒童案作出當庭宣判,以被告人王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同時,禁止王某某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從業禁止的提法并不新鮮,此前各地已有試點,但依據刑法規定,禁業時間多是三至五年,此次強調終身禁業,是一大突破。
對整個社會而言,這都算得上是“好消息”。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兒童保護智庫專家李曉霞認為,至少從預防的角度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的確可以防止這類出現過問題的人員再次利用職務便利接觸到孩子”。
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副秘書長田相夏認為,這體現了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