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爆款港劇,居然沒人看?
在不少觀眾看來,香港影視劇的一大特點是“人情味”。絮絮叨叨的粵語對話,在茶餐廳或者居家飯桌上抱怨著各自的小事兒,在叉燒、蛋包飯和菠蘿包的氣味里摻雜著庶民階層的喜怒哀樂。由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親近,也變得具體。
但這種人情味的抒發,并非懸浮空泛,而是植根于香港社會人口密度極高的居住環境。狹窄通道里的貼面錯開,逼仄空間中的家長里短,讓這份人情倫理摻雜了些許無奈,但也能在經過一番閃轉騰挪后,生發出一份熨帖的相處模式。
快要收官的TVB口碑之作《上車家族》,便是在醇厚的人情味與聒噪的一地雞毛間戳中了不少劇迷的淚點和痛點。
本劇以車志明一家四口作為主線,隨帶將車志明的好友阿孝一家、閔老太一家作為副線,講述這些香港庶民在房產面前的喜怒哀樂。
劇名“上車”二字,既包含了主角車志明一家的姓氏,同樣也點明了買房的主題,因為在粵語中,“上車”也可以理解為“置業成功”。
其實,車志明一家本來“早在車上”,但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夫婦倆眼見房價暴跌,便趕緊套現,希望等房價跌至谷底時再次出手買房,還能留有一些現金。
可沒想到房價就此一路高升,十多年來從沒低于車家的收入速度,致使車志明一家就此租房居住,房東還是他的頂頭上司。此后,只要車志明的工資漲多少,上司便將房租提多少。
車志明對于再次“上車”一事,倒不急切,真正想要買房的是車太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