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濕地保護何處去?《濕地公約》科技委員會主席這么說

國際重要濕地如果“沒有統一標準或尺度,就很難給締約國實施保護項目、進行監測評估等工作”。本屆大會有一項要求制定全球統一的候鳥數據評估標準的決議,已獲通過。

“《武漢宣言》比以往的宣言更明確了各國參與的政治意愿,更強調行動?!薄段錆h宣言》提出了12項措施,其中一些是基于中國經驗。

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章程將由中國會同其他有紅樹林分布的國家共同制定,其中也會涉及資金?!澳壳爸行牡馁Y金主要是中國提供的,未來肯定會有多種渠道。(中心)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blockquote>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2年11月3日上午,武漢,東西湖區柏泉府河濕地里一群候鳥在展翅飛翔,呈現一幅自然和諧的生態美景,這是2022年首批來武漢越冬的候鳥。 (視覺中國/圖)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雷光春剛剛從《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另一分會場——瑞士日內瓦返回北京。

作為國際《濕地公約》科技委員會主席,雷光春已在COP14大會上領到二十多項工作,要在下一屆濕地大會舉辦前完成。從這些繁重的工作可以看到,國際濕地保護涉及內容的龐雜:協調濕地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農業、濕地破壞造成經濟損失的評估等等。

《濕地公約》1971年簽訂于伊朗拉姆薩爾,全稱為《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各締約方需承認濕地所具有的巨大生態和經濟、文化價值,并采取國內和國際行動保護濕地。1992年中國正式加入《濕地公約》,迄今正好30周年。

2022年堪稱“中國濕地年”?!吨腥A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出臺,使中國濕地保護力度又上新臺階。而作為全球濕地保護最高級別的會議,剛剛落下帷幕的COP14在武漢設立主會場,這是對武漢乃至中國濕地保護成就的認可。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張明祥參加過多屆濕地大會,他認為COP14大會最重要的三個成果分別是發布《武漢宣言》、在深圳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評選出濕地城市和國際重要濕地。其中前兩項成果都與中國的努力密不可分。

對全球候鳥數據采取統一評估標準

《濕地公約》的一大功能是評選“國際重要濕地”,入選濕地能得到當地較大力度的保護。

“目前看來,國際重要濕地們的情況都在逐漸變好,但其他濕地的情況仍然在惡化。這些濕地并非不重要,有的還在主要候鳥遷飛路線上,但因為尚未納入國際重要濕地而受到忽視,給全球濕地保護帶來漏洞?!崩坠獯赫f。

濕地保護的整體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