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生祠”事件:如何維護數字空間人格權?丨快評
(本文首發于2022年11月2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廈門女子璐璐(化名)日前發現,某安息網絡祭祀平臺竟設有“廈門美麗女孩璐璐紀念館”。網頁上不但記載了璐璐包括出生日期、籍貫與悼詞的“生平”,還煞有介事地編了一段故事,“2010年1月某天晚上離校后失蹤,過了好幾天才在海里發現她面目全非的尸體?!薄凹o念館”的“網上靈堂”與“網上墓園”一應俱全,還在“音容笑貌”板塊放上了生活照。
倍感氣憤的當事人發現,這個“紀念館”除了姓名以外,其余信息均與她本人一致。顯然,這是有人惡意盜取了當事人發布的個人信息,然后復制粘貼搬進了所謂“紀念館”。這個網頁建立于2016年,六年來訪問量已達4.3萬余人次。也就是說,有幾萬個當事人現實中素不相識的人都來“掃過墓”,直至有真的親友無意中發現了這家賽博空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