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火山邊緣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Michael Wang,“太湖(太湖石)”系列,2022年《太湖》展覽現場,Prada榮宅,上海,2022.11.10–2023.01.08
Prada榮宅如期舉辦的展覽已經成為每年可資期盼的看點,不僅僅因為老宅子本身的魅力,更因為主辦者在選題上的審美和眼光,既要兼顧多元的開放性,亦要有內在的脈絡,提供可延續的思考。2022年的展覽《太湖》便是這樣一場帶著問題意識和社會責任的展覽。
在2022年的江南,“湖”這個字眼,幾乎已是一個帶有痛感的詞:極端天氣讓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都陷于旱情,兩湖大旱,洞庭湖和鄱陽湖露出了干裂的河床,向來以豐美著稱的太湖,也創下了20年來最低水位紀錄。
太湖在環保領域的象征意義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太湖地區已經開始出現污染跡象,到2007年前后,太湖暴發了嚴重的藍藻污染,大量繁殖的藍藻讓整片太湖變成了銅銹綠色,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魚蝦死亡,同時也造成了無錫全城的自來水危機——生活用水和飲用水短缺。自那以后,太湖走上了漫長的清污治理之路,15年來初見成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