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造假上市第一股”事發:“配合演出”的中介機構不能免責丨快評
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投行參與估值融資,證券交易所落槌敲鐘,證監會實施監管。在這起造假事件中,中介機構無疑扮演了頗不光彩的角色。最后“接手”的會計師事務所與投行沒能抵擋住財富的誘惑,成了助紂為虐的“同案犯”,未能守住職業道德底線。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科創板“造假上市第一股”落槌:紫晶存儲IPO報告期三年虛增七成凈利,其上市保薦機構或被重罰。據報道,紫晶存儲IPO上市發行費用共計1.39億元。
紫晶存儲屬于“帶病上市”,兩年內換了四家審計機構,新聘任的會計師以“化腐朽為神奇”(cook the books)的功力偷天換日,將濫竽充數的丑小鴨包裝成了奮翮翔空的白天鵝。這家公司早在2020年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條件,差點在魚躍龍門的路上半途而廢,“幸好”終于遇到了愿意配合瞞天過海的中介機構,從盡職調查到承銷上市,一路上為其保駕護航。
從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來看,“紫晶存儲”成為科創板退市第一股,公司被責令改正、警告并處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