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獨角獸”為何藏身于二、三線城市?
“在對中創新航的選擇上,常州市政府一直非常直接:用投資來投票?!?br />
西寧市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以產業鏈作為招商標準,實行鏈長負責制,“強鏈、補鏈、延鏈”和“建鏈”。
“公司所需的算法、軟件等高級人才主要集中在深圳,松山湖比較稀缺?!?/blockquote>責任編輯:張玥
廣東東莞松山湖華為歐洲小鎮。
2022年11月4日,科創大數據分析平臺睿獸分析發布《2022Q3全球獨角獸企業觀察》,對成立不足10年,企業估值超10億美元的非公開上市企業進行整理分析。數據顯示,三季度內,中國新增16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硬科技領域共8家,2家位于北京、上海,6家分布在合肥、黃石、常州、云浮等二、三線城市。
硬科技“獨角獸”與互聯網“大廠”地區分布差異顯現。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100強企業”中65家位于北上廣深,匯集大半。
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說,這些硬科技“獨角獸”的到來也非同小可。
第三季度新增的“獨角獸”微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廣東省羅定市創立,目前估值已達人民幣80億元。羅定市是縣級市,由云浮市代管,2021年GDP總值為312.2億元。
“既能為家鄉人民做點事,又能享受珠三角的服務,一舉兩得?!痹趶V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發布的信息中,出生于羅定的微容科技創始人給出了選擇的原因。2017年,禪城和羅定開展產業幫扶,借助禪城在深圳的招商平臺,微容科技最終落戶羅定,成為產業共建重點項目。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了十余家硬科技“獨角獸”,它們普遍成立于2014年后,選擇二、三線城市落腳,如常州、蘇州、西寧、東莞等地。原因大致有三種:政府扶持到位,企業脫胎于當地的工業基礎,以及當地產業鏈完備。難點仍在于招人,為了高科技人才,一些企業將分公司放在了一線城市。
“用投資來投票”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常州,常州看溧金?!?/p>
2022年11月1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年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常州排名第五。常州市政府數據顯示,在全國動力電池產銷量中,常州占據五分之一,居首位,到今年8月,市內新能源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已突破100家。而在常州,寧德時代(300750.SZ)、中創新航(03931.HK)、蜂巢能源等新能源“獨角獸”普遍集中于溧陽和金壇兩區。
常州市工信局局長嚴德群曾介紹,常州的目標是建設成“新能源之都”,早在20年前就開始針對太陽能光伏、智能電網等新能源產業布局,近年開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