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有一瞬觸及他人的內心|記者手記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只是把他當成了采訪對象,完全忘記了這是真的丟失了孩子的父親。

只有當我們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內心,才能知道這樣一個社會問題,會給一個普通人的家庭造成怎樣毀滅性的創傷,因此無論怎樣深入地書寫都不為過。

責任編輯:李慕琰

(相關報道詳見《被拐少年回家后:尋子家庭,用書寫填補空白》)

2021年12月7日,湖北荊州監利,找回被拐14年的兒子后,孫海洋一家接受媒體采訪。(視覺中國/圖)

我第一次采訪孫海洋是在2020年3月。當年,撲朔迷離的“梅姨案”相關的被拐兒童——申軍良的兒子申聰被找到了,一時成為媒體熱點。

那時,操作完申聰回家的第一落點后,編輯建議我繼續寫一篇群像報道。當時,和申聰同案的9個被拐兒童家庭中,還有6個沒有找到孩子,而這個龐大的群體中,還積壓了許多陳年舊案。

在我的印象里,那時打拐還不像這兩年這般,是公共輿論場的熱門話題?!肮召u”“人販子”聽起來都更像古老的詞匯,存在于天網系統遍布大街小巷之前,是過去遺留的沉疴,不是新鮮熱乎的社會問題。但編輯提醒我,可以看看近些年技術領域的發展,尤其是人臉識別大規模普及給打拐帶來的變化。

在尋子家長的圈子里,孫海洋是代表人物,要寫作這個群體,我們很容易就會找到這個人。最初,他給我的印象是,太會講故事了。和實習記者聊過兩三小時后,又和我講了三小時以上,可以提供無數生動的故事和細節。

或許是一種偏執,那時我對這類采訪對象有一種天然的警惕。他們熟悉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