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補時”的世界杯,短視頻時代的一股逆流丨天方足談Ⅳ
在一個刷15秒短視頻已成生活習慣的今天,至少15分鐘的補時規則就像一股逆流。感覺哪里不對,又說不出來,它科學嗎?
球員里的文藝青年馬塔,就因為“代溝”困惑過,他發現小孩子問他的全是球鞋款式、發型服飾,幾乎沒人問一句足球技巧。
責任編輯:吳筱羽
看一場足球比賽,我們需要花更多時間了!“超長補時時代”悄無聲息就到來。
卡塔爾世界杯小組賽打完第一輪,像巴西與塞爾維亞的上半場僅補時1分鐘已是異類。英格蘭與伊朗的比賽最為極端,因為伊朗守門員貝蘭萬德和英格蘭后衛馬奎爾先后受傷,比賽上下半場加起來補了27分多鐘——幾乎是一場加時賽的長度。其余賽事,大多數半場傷停補時都去到7-9分鐘。
在一個刷15秒短視頻已成生活習慣的今天,至少15分鐘的補時規則就像一股逆流。感覺哪里不對,又說不出來,它科學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只需先問自己,看比賽直播的過程中,能忍住不看手機嗎?
一個光禿禿的比賽畫面肯定不行,你還需要和朋友們云交流,或群聊或發朋友圈希望得到點贊和回復。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將用戶留在直播屏幕前,各平臺提供了直播聊天室、彈幕、紅包等等功能,毫無疑問,它們已經徹底覆蓋在比賽畫面之上,逼著你在縫隙里看球。
一場注意力經濟的爭奪,最終導致的卻是注意力分散。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1日,卡塔爾世界杯小組賽B組第1輪,英格蘭隊和伊朗隊的比賽,因伊朗守門員貝蘭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