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七成險企償付能力下滑,保險業需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10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

10月共有17家保險公司和16家保險中介機構受到銀保監會的處罰,共計罰款744.4萬元,處罰案由主要為編制、報送虛假材料和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責任編輯:史諒

202210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收集整理93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其中55%的涉事主體為私企,責任缺失問題主要表現在企業出現合規問題(占比56%),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不合格(占比24%)。41%的涉事主體為國企,責任缺失問題主要表現為金融業合規管理不到位(74%),企業侵犯消費者隱私(8%)等問題。

1:10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布情況

合規管理是10月警示事件高發領域,占全部收集事件的56%,從監管處罰金額看,農行、建行、興業銀行、農銀理財因理財業務合計被罰1040萬元,富春股份大宗交易違規被罰500萬元,華夏金融因多項業務不審慎被罰220萬元,愛農驛站違規轉移外匯至境外罰沒172.5萬元等事件遭到監管部門的大額處罰。

2:10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發生領域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下降,需平衡長期經營和短期風險

10月,金融業共發生56起負面事件,其中保險業占34%,共有17家保險公司,主要風險集中在合規管理,涉及虛報償付能力數據、財務數據造假等問題,合計被罰款625萬元。其中誠泰財險、國華人壽、中華聯合財險、珠江人壽、弘康人壽等五家險企因歷史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被通報,企業通過少計提最低資本,掩飾內部面臨的困境,形成償付能力充足率虛增假象。

3: 2022年三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等級情況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11月,共有171家保險公司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133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下降,占已披露公司數量的78%。根據20211230日由中國銀保監會印發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規定,保險公司需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50%以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上,風險綜合評級在B級以上,才屬于達標機構。

4: 2022年三季度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名單

第三季度,共有10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等級被評為C類,以及2家財產險公司被評為D類,其中安心財險、都邦財險此前連續超過兩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據企業第三季度報告披露,安心財險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60.19%,面臨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流動性壓力較大等風險。都邦財險則是因為操作風險、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問題。

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銀保監系統對保險業共開出974張罰單,共罰款2.22億元,問題主要集中在編制、報送虛假材料和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小部分保險公司一方面通過對外粉飾報表,用虛假數據體現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從業人員對消費者許諾以突破法律規定的高手續費、高傭金比例,對保險公司的長期經營埋藏隱患。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要積極運用數字化技術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傳統保險價值鏈的承保、核保、理賠進行流程再造,實現提效降費的效果。站在監管機構的角度,在堅守風險底線思維的同時,引導險企持續的創新,推動保險產品市場不斷豐富,加強對險企的產品評估和信息披露監督,防止以金融創新為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10月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一、三家保供企業提供腐敗變質、以次充好食品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029日,合肥市瑤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群眾舉報:發放的暖心物資包中肉品、蔬菜存在品質差的問題。經調查發現:安徽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銷售腐敗變質豬肉、安徽百大合家康農產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以次充好銷售豬肉、安徽鉅大好市發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次充好銷售豬肉,依法分別處以罰款60萬元、29萬元、15萬元的決定,并沒收違法所得。

警示:民生保障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中標被選為保供企業更應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擔負起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及時調配貨物資源,堅持高質量、不漲價、硬折扣,提供物資供應,保障民生,經營好品牌形象,才能在解封后的市場取得可持續的發展。

二、華陽股份控股子公司環境違法被罰69萬元

涉及領域:環境責任

事件回顧:10月13日,華陽股份控股子公司陽泉煤業集團七元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因存在入河排污口氨氮、化學需氧量連續3個月排放超標的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被處以罰款69萬元。

警示:2022年華陽股份子公司已多次因環境污染被處罰,累計被罰138.6萬元。礦山開采本身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多方面的影響,涉事企業不僅沒有做好礦山生態環境的生態修復工作,反而在日常工作中超標排污、違規堆放固廢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結合采礦區的特點,應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優化礦山生態環境污染和生態修復問題,促進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愛爾眼科醫院騙取醫?;鸨涣P62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0月25日,中山市醫療保障局通報中山愛爾眼科醫院在20209月至202111月期間,在對患者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將前房注射抗生素治療項目串換成前房穿刺術進行收費。其中20215月至202111月期間,共涉及837人次,造成醫?;饟p失合計627750元。

警示:20228-10月,愛爾眼科中山、紹興、佛山以及湖北老河口等地的連鎖眼科醫院均因騙取醫?;鸨划數蒯t療保障局予以處罰,共涉金額136.4萬元。據愛爾眼科年報披露,愛爾眼科擁有境內醫院174家,門診部118家,企業在快速擴張搶占市場的同時,對于連鎖醫院的合規管理卻沒能落到實處,不斷出現違法違規事件,將會給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埋下巨大風險。

四、海天味業陷產品添加劑“雙標”風波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0月,海天味業被多個抖音短視頻賬號爆料——國內售賣的海天醬油含食品添加劑,而日本售賣的海天醬油卻零添加,因此質疑海天味業在執行雙標。海天味業也做出回應,稱食品添加劑符合國家標準,且在國內和國際市場均有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

警示: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添加劑管理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重申了食品添加劑規范使用的硬性原則,那就是以保障食品安全為前提規范使用。海天味業的產品只要按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企業應當加強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有效性、及時性,公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保障公眾的信息知情權。

五、刀鋒網違規出租愛奇藝會員賬號涉不正當競爭

涉及領域:公平運營

事件回顧:10月9日,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與安徽省刀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一審結果公布,法院審理后認為,刀鋒公司借助愛奇藝所具有的廣泛會員用戶和非會員用戶基礎,利用部分用戶意圖通過租賃賬號來獲取不當利益的心理,使被訴平臺牟取高額收益。刀鋒公司的被訴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最終,法院判決刀鋒公司賠償原告愛奇藝經濟損失200萬元及合理開支3萬元。

警示:租號平臺通過“一號多借”謀取高額收益,破壞了視頻平臺賴以維系的盈利模式,侵害了視頻平臺的競爭利益,還試圖以網路平臺的避風港規則規避處罰。固然商業模式的創新值得探討,但不能以損害其他企業的利益為自身的贏利點,應當考慮如何去創造新的價值,才能發掘可持續發展的市場。

六、寧駿物業違規監控業主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0月6日,譽峰遇見小區的物業公司寧駿物業被爆出成立監控小組,監視業主的日常生活長達一年多,并以文字和視頻截屏、錄屏的方式由安保人員匯報給小區的物業經理。當前警方已立案偵查。

警示:未經業主同意,物業擅自監控其行蹤并上傳網絡進行傳播,已經涉嫌侵犯業主的個人信息及隱私權,而隨著人臉識別、物聯網等技術在小區管理中的應用,未來物業所掌握的業主信息將更加全面、即時。小區可考慮設立業委會監督機制督促物業企業履職,規范物業對業主信息的采集邊界、保管規范等,將物業工作真正用于提升業主的生活便利和安全。

七、陽泉煤業興裕礦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10月6日,華陽股份下屬全資子公司陽泉煤業平定東升興裕煤業有限公司的興裕礦發生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根據安全事故等級劃分為一般事故,據監管要求興裕礦已于106日停產,正在按照有關要求落實整改措施。

警示:2022年6-7月,華陽股份旗下煤礦共發生3起安全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并被要求停工整改。時隔3個月不到華陽股份旗下煤礦另外一處礦區再次發生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安全與生產應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企業應當由上至下重視安全管理,保障企業職工的生命安全,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使企業持續穩定地經營。

八、盤錦銀行瞞報信息系統突發事件被罰140萬元

涉及領域:合規管理

事件回顧:10月28日,盤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監管要求落實嚴重不到位、敏感數據信息存在泄露風險、外包管理職責存在缺失、瞞報信息系統突發事件被罰款人民幣140萬元。

警示:面對數字化浪潮帶來的快速變革,各家銀行都在積極形成科技引領、數據賦能、數字經營的智慧銀行新模式,但在轉型過程中更應當警惕衍生風險和數字化治理難題,應當建立起嚴密、可靠、強健的IT風險和信息安全管控體系,并對于風險突發事件及時上報,借助監管部門和公安網警的力量保護客戶信息安全以及金融安全。

九、富春股份大宗交易違規被罰500萬元

涉及領域:公平運營

事件回顧:10月9日,富春股份公告,中國證監會擬決定:對發生在202012月關于富春股份大宗交易的違法違規事項,對富春投資的行為處以500萬元罰款,并對實控人、董事長繆品章處以六百五十萬元罰款、5年市場禁入,對副董事長、總裁陳蘋處以三百萬罰款、3年市場禁入。

警示:富春股份違規開展六筆大宗交易,涉及9718.6萬元,引發富春股份的股價大幅下跌,較減持時的高點跌幅近50%,導致大量投資者蒙受損失,不僅遭到股民的集體訴訟,董事長和副董事長還收到巨額罰單和市場禁入的處罰。上市公司董高監需加強合法履職及企業合規經營專題培訓,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提高規范運作水平,降低公司經營法律風險。

十、興業銀行理財業務違規被罰450萬元

涉及領域:合規管理

事件回顧:10月28日,據中國銀保監會通報,興業銀行因理財業務存在多項違規被罰款450萬元,違規事項包括未按規定開展理財業務內部審計等。

警示:2022年,涉及面最廣、要求最嚴的資管新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經過三年過渡期正式落地,截至11月,銀行罰單中涉及理財業務的罰款金額達8829萬元。銀行需加快對理財業務的整改或壓降,穩步推進理財業務合規展業,做好全面的風險管理,高度重視理財業務的合法合規。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網絡編輯:伊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