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10天,COP15第二階段會議如何化解分歧?
《生物多樣性公約》確立了三大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公正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如何把握和體現這三大目標的平衡,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溝通和努力。
中方作為主席國,已組織召開了38次COP15的主席團會議?!皬臅h的頻次來看,特別是主席團會議的頻次來看,這在環境領域多邊談判進程中也是不多見的,推動協調的力度是很大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曹海東
逗留深圳大鵬灣海域的布氏鯨成了朋友圈里的網紅,這說明我國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圖為2021年7月1日,深圳大鵬新區海灣,布氏鯨進食。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已進入倒計時。大會將于2022年12月7日-19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中國將繼續作為COP15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大會最重要的標志性預期成果是達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框架”),將明確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引領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
在11月28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