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捐”財產致女兒貸款上學:個人權利抑或無情無義?
古人說“修身齊家平天下”,這一理論清晰地安排了三個階段:先把自己管好,再把家庭建設好,如此才有造福天下的資格。不顧客觀規律,非要打破這個正常的順序不可,不免愚鈍??此拼髳蹮o疆、瀟灑脫俗,實則自私自利、冥頑不化。
責任編輯:陳斌
兩則關乎“裸捐”的故事,讀來令人感慨莫名。
其一,上海一女子裸捐588萬房產給寺院后出家,引來不小爭議。該女子2019年出家,將房產賣掉一捐了之,沒有給父母和女兒留下任何錢財,自己的女兒只得靠助學貸款上大學。前一陣,女子出山找女兒,女兒則躲著不見。
其二,一位女性微博主發文表示,同樣是在2019年,她也有過這樣的想法。而2021年開始,她患了乳腺癌,自費部分的費用出乎她的想象。想到下一步抗雄治療每月需三萬五,看著盡力給自己治病的兒子,她開始反思:如果當年真的把幾十萬都捐出去了,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她猜想,真要是那樣做了,此時兒子心里可能犯嘀咕。
她是在看到“裸捐出家”的故事后講述這段經歷的。想必她自己和“圍觀者”都會為她當年的“猶豫”感到慶幸。結局不同的兩則故事,可以從“正反兩面”來說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