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艾局限,突破不可能 2022青年防艾公益行動正式啟動
2022年12月1日,中國北京—在第三十五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由中國青年報社與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共同主辦、吉利德科學提供公益支持的“2022青年防艾公益行動”正式啟動。今年是三方共同推動青年防艾公益行動的第四年,本年度的公益行動將深入全國6個重點城市的青年社區開展線下HIV防治宣傳教育,并將發布由各界名人共同號召青年“共抗艾滋、共享健康”的主題海報及科普視頻等創新內容,進一步提升青年群體對HIV防治的關注、理解和科學認知。
艾滋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現存艾滋病感染者114.8萬例,在治106.6萬例,新報告12.9萬例。我國HIV感染呈現“兩頭翹”的發病趨勢,即青年人和老年人發病率高,其中青年人群的比例持續增加,我們需要對青年群體的宣教和全方位干預格外重視。
青年群體的健康水平,尤其是高校青年學生的健康狀況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為做好高校大學生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從2015年起,國家各部門陸續出臺了多個文件,以提高全社會對青年學生HIV預防教育的重視。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指出,要在青年中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健康教育,提升青年健康素養水平。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機制,針對重點青年群體加強宣傳教育,推廣有效的干預措施,切實降低艾滋病和性病發生率。2019年國家衛健委、中宣部、教育部等10部門聯合制定的《遏制艾滋病傳播實施方案(2019-2022年)》,明確將“學生預防艾滋病教育工程”列為國家艾滋病防治的六大策略之一。
中國青年報社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一家與青年群體最親近的媒體,中國青年報一直高度關注青年群體的防艾抗艾工作,積極開展科普教育。今年已經是‘青年防艾公益行動’開展的第四年,中國青年報已累計走進了33所高校開展線下宣教。近年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青年學生的HIV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防艾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難點和痛點。多份調查數據顯示,青年群體尤其是高校學生的防艾認知還存在較多誤區,比如大多學生知道HIV傳播途經,但對科學防治手段和最新治療方法的了解仍比較片面。同時,隨著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防艾抗艾宣教形式也亟待創新,本次發布的主題宣傳海報和青年代表創制的科普視頻,就是根據青年群體的特點,通過可視化等創新的傳播形式,宣傳普及防艾知識,助力動員廣大青年主動防艾,建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的一次有益嘗試。
“目前,依然有些公眾和HIV感染者對于艾滋病的傳播存在認知誤區和僥幸心理,實際上,任何一次不安全的性行為都可能存在感染風險。尤其針對具有高危行為或職業暴露風險的人群,我們建議定期進行檢測, 及時到正規醫院、疾控中心或購買試紙進行檢測,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第一時間遏制艾滋病病毒傳播。此外,如果不慎發生高危性行為或出現其他HIV感染風險可以進行暴露后阻斷,降低 HIV 感染風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艾滋病中心主任趙紅心指出。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疫情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也成為了國家艾滋病防治的重點工作之一?!?/span>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會長郝陽表示,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一直將工作重心放在校園中,已經在全國600多所高校中實施多個防艾項目,對加強青年學生的自我教育、提高防艾認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吉利德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表示,“要終結HIV流行,預防和治療缺一不可。吉利德在中國商業運營五年以來,不僅快速引入了多款全球領先的HIV防、治藥物,還積極通過醫保準入和多渠道拓展,不斷提高藥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幫助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可以更便捷獲得相應的創新藥物,實現HIV的預防和治療。與此同時,我們持續在疾病篩查、診療能力提升、公眾教育以及患者、社區支持等不同方面積極開展多方合作,為國內的HIV疾病科普與綜合防控貢獻我們的力量。青年強,則國強。吉利德深知青年防艾關乎國之棟梁,希望‘青年防艾公益行動’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項目可以逐漸成為我國高校和青年社區防艾教育的標桿,幫助呼吁和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到青年防艾的隊伍中來,支持年輕、有活力、有探索精神的高校學生更主動地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不被艾局限,突破不可能?!?/span>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