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法國漢學家白樂桑:“白樂桑教授的字本位”, 不只是白樂桑的“發明”
老師說中國是China,那“中”是什么?“國”是什么?我們一看就看得出是兩個字,必須有釋義啊。但我們發現教科書里沒有這個釋義,我們馬上舉手問老師?!袄蠋?,中國是China,可是‘中’呢,什么意思呢?”你說“中國”的同時,別忘了“中”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東西,這是中文獨有的知識和特性。
漢語教學的增長趨勢、增長速度——差不多從2000年,更確切地說是從2004年后開始,增長速度劇增。就相當于一架飛機,起飛前它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越來越快,2004年起飛,就像起飛的那種增長速度。但我覺得,除了增量的迅速,最重要的還是質的變化。
中國對外漢語學界長期較少關注到自身學科的歷史,這也許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就是沒有把學科的歷史當成學科本身的一部分。所以,我這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西方學者,自然而然地就對學科的歷史一直非常重視。
(本文首發于2022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強 劉悠翔
白樂桑,1950年出生于“黑腳”家庭(生于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后回法國,1968年進巴黎第八大學,主修哲學。1973年,獲選派留學中國,先后在北京語言學院、北京大學學習?;胤ê笤沃袑W教師,現任法國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教授。1984年,參與創立法國漢語教師協會,首任秘書長;1987年開始連續15年任會長。1980年代中前期,逐漸形成“字本位”漢語教學法,強調以字帶詞、字詞兼顧,并以此原則編撰教材。1993年,當選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現任副會長。1997年,成為歐洲第一位以漢語教學法為專業的博導。1998年,被任命為法國國民教育部兼職漢語總督學。1990年代中期,引發了國際漢語教學領域中的一場“字本位”和“詞本位”觀點間的學術論爭,一直延續到新世紀。新世紀初,主持修訂并頒布了新的漢語教學大綱。近年正領銜撰寫《法國漢語傳播的歷史》。2003年,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2006年3月,被正式任命為法國國民教育部第一任漢語總督學。
漢語表達發生了“很徹底的變革”
南方周末:白樂桑教授留學中國的年代,還在1970年代中前期,后來至今,白老師訪問中國應該有400多次吧。您是一個語言教學專家,并且擅長多種語言,在您的長期不斷的感受中,1970年代至今的漢語的表達,在日常交流方面,變化大嗎?令您印象深刻的變化是什么?發生過什么有趣的故事或經歷嗎?
白樂桑:1970年代至今,光說語言表達方面,某種意義上,幾乎是沒有可比性了??梢哉f,近五十年以來,中國社會語言的整體面貌和使用情況,發生了很徹底的變革。原因首先是中國社會本身活躍起來了,語言表達自由、多樣和靈活了。第二,中國的社會階層多元化了,語言的現象差異也明顯起來了。第三,數字化革命來了,尤其是像微信那樣的數字媒介,改變或新生出了很多表達樣式,原來的語言規范被突破了。
我跟你分享一個故事。我留學的1970年代,有一天,我去找一個中國同學。我說,“我很好奇啊,我們法文說最日常的東西,比如錢幣或汽車,會有很多不同的詞,尤其是在口語里,有非??谡Z化的說法。那你們中文呢?比如自行車,除了‘自行車’這個詞,還有哪些其他的詞(說法)?另外,錢,應該是日常最基本的東西。那除了‘錢’以外,有哪些其他的詞可以表達呢?”我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當時我的中文詞匯量越來越多,可是我發現,我只會說“錢”,只會說“自行車”,好像沒聽過別的表達方式。這位同學回答,“幾乎沒有別的詞”。我當時就發現, 70年代的中文,跟我們法文大不一樣。我們法文是非?;钴S的??墒侵形陌ㄔ~匯,像是被控制約束住的,很少有非?!盎睢钡?、“俗”的、包括口語的表達方式。所以,對您的問題,我會感覺當時和現在幾乎沒有可比性。
關于現在的語言表達,我很想說說網絡用語。我對中國的網絡語言特別感興趣。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網絡語言能體現出中國的幽默。我個人覺得,中國是最有幽默感的一個民族。我和魯迅的看法不一樣。
我覺得“幽默”當然是學術上難度很高的一個話題。我是從歇后語的角度來看中文幽默的。歇后語是最適合“幽默”定義的?!坝哪笔怯虚g接效應的,如果是直接表達,就談不成什么“幽默”。中國文化符合“間接文化”的性格特征,而且很典型,我覺得中文在自身歷史上有“幽默”傳統。影響到中文網絡語言的幽默就能表現出一種整體性的特色,比日常表達更加明顯和突出。這里,我還想區分的是,“幽默”和“滑稽”“搞笑”是兩回事??!我說的是嚴格意義上的“幽默”——我們說的“第二層意思”,我們說的“間接效應”。那中國網絡語言的“間接”表現真是太豐富了。
“一元論”抹殺了漢字的本體性
南方周末:您的“字本位”教學法是專門針對非漢語為母語的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還是對于漢語母語(中國人)同樣有效的漢語漢字的教學方法呢?同時,在歐洲語言教學中,有否類似漢語的“字本位”教學法、“詞本位”教學法呢?并且,我還想搞明白的是,您的“字本位”教學法有無可能適用于漢語外的其他語言?請原諒我的外行提問。
白樂桑:應該說“字本位”是根據漢字的表意性本質及內涵,由此歸納出的教學法,適用于一切學習者;與學習者本身的國籍、漢語是否為其母語等外延性內容無關。
我們談問題,要從本體出發,要從既定內涵的性質出發,不要把問題人為地附加主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