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擊敗北京國安,姚軍和他的“流浪足球隊”
借了涇川文匯的殼,真正實現逆襲的是北海極馳。
為了參加中冠比賽,姚軍和他的球隊已經在外漂泊了半年。隨行的大巴車上,常年攜帶著兩臺10公斤容量的洗衣機。
發自:濟南
責任編輯:顧策
2022年11月17日,戰勝北京國安之后,北海極馳所有的參賽球員拍了一張合照,最后一排右數第三人為俱樂部創始人姚軍。
2022年11月17日,中國足球爆出史上最大冷門。中超豪門北京國安以5:7輸給了一支縣級球隊涇川文匯。這原本是足協杯第二輪最沒有懸念的比賽。
這支神秘的涇川文匯足球俱樂部來自甘肅東部涇川縣,在足球界寂寂無名。在這次爆冷擊敗中超豪門之后,各類自媒體傳言紛紛,稱涇川文匯的球員來自外賣員、體育老師、保險業務員等。
但事實并非如此。此戰代表涇川文匯上場的球員均來自廣西北海極馳足球俱樂部。借了涇川文匯的殼,真正實現逆襲的是北海極馳。
和涇川文匯一樣,北海極馳也是寂寂無名的一個俱樂部,常年活在生死邊緣。
借殼踢球
2019年冬天,姚軍帶著一支30人左右的青訓隊伍在廣西北海進行冬訓,沒想到疫情來了,把他和球隊困在了北海。
姚軍1970年代出生于湖北武漢,曾經是職業球員,直到2005年離開綠茵場。后來他發現,自己只會干足球,“其他的事情干一件虧一件”。2013年之后,他先后在上海、河南做足球教練。
為了讓孩子們繼續有球踢,在一位投資人朋友的支持下,姚軍在2020年就地創辦了北海極馳足球俱樂部。命運無常,俱樂部從誕生之日起就遭遇足球寒冬,球隊一直徘徊在解散的邊緣,“每一天都很危險”。
多位球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每次看到姚軍,他都在打電話,姚軍的包里常年備著兩萬現金,“一沒錢了,我就把通訊錄翻開挨個看,看看還能和誰再借點”。
2021年,北海極馳在廣西比賽遭遇失利,無緣中冠比賽。如果不打比賽,這些球員就會流失,因為“職業運動員不打比賽,相當于在浴缸里練游泳”。
借殼是一個曲線參賽的途徑。姚軍盯上了甘肅,甘肅過去幾年一直沒有派球隊參與全國比賽,因此有空余的中冠比賽名額。如果能和甘肅當地的俱樂部達成合作,就能以甘肅球隊的身份參與中冠比賽。
找到涇川文匯之前,姚軍考察過甘肅很多地方,擁有注冊俱樂部的地方并不多。如果要注冊新的俱樂部又要花費一大筆錢。臨近比賽報名截止,姚軍之前達成意向的公司最終又沒了音訊。
最終甘肅足協向他介紹了涇川文匯。
中國足球俱樂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中超、中甲、中乙、中冠,中乙以上球隊才會被視為職業球隊,中冠則是業余球隊。
中冠決賽圈共有16支球隊,連續兩年入圍決賽圈的球隊才可以獲得足協杯名額。涇川文匯近兩年來的成績是15名、14名,剛好獲得資格。
開賽在即,此刻北海極馳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姚軍因此選擇了涇川文匯,他的訴求很簡單,“有球踢就行了”。
據涇川足協主席王臻介紹,按照雙方約定,參賽球隊的一切費用都是由姚軍承擔,球員每年至少在涇川訓練一段時間,幫助當地推廣足球,期間產生的費用由北海極馳承擔。
北海極馳成了涇川文匯的幕后英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