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氣候大會十五日復盤
損失與損害資金機制意義不容低估?!斑@次產出的是一個碗,把碗擺在桌上本身就是有標志性的,以后氣候問題將由減緩和適應‘硬幣兩面’,加上損失與損害,變為‘三條腿’?!?
發達國家在損失損害基金上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二分法存有不滿?!鞍l達國家既然避不開責任了,從談判技巧的角度,更好的辦法就是拉著更大的國家一起下水,那么我分擔的責任就少了?!?br />
COP27的注冊參與者中有六百多人來自化石燃料公司或與化石燃料有關,人數超過受氣候影響最嚴重的10個國家的代表人數總和。2023年COP28將在迪拜舉辦,阿聯酋本身就是化石能源產出大國,這讓諸多人士為COP28的議程和走向捏一把汗。
責任編輯:曹海東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9日,埃及沙姆沙伊赫,身穿傳統服裝的巴西與會者在國際會議中心參加COP27氣候會議。
倒計時從90分鐘開始,一小時后又重新變為90分鐘,往復幾次,直到凌晨3點,網絡直播畫面亮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27)的閉幕式終于舉行。
COP27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舉辦的第二場締約方大會,共有45000人參加,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締約方大會之一。算上“拖堂”時間,會議總計近15天。
COP27達成的一號案文(cover text)被稱為“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涵蓋能源、減緩、適應、損失與損害、早期預警和系統性觀測等16個章節。該計劃強調,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預計每年至少需要4萬億到6萬億美元的投資,提供此類資金需要對金融體系及其結構和流程進行迅速和全面的轉型,讓政府、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機構投資者和其他金融機構參與進來。
一號案文除了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這個最大亮點以外,會議重申在未來五年內建設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的預警系統。另外將11月16日專門設為“生物多樣性”日,而且將海洋、森林、農業三部分分別單獨作為一個章節。
進步之外,需要看到在1.5℃控溫目標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COP27基本延續了格拉斯哥COP26的表述,甚至出現“小步倒退”。
在2022年11月28日中國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COP27上中方全面深入參與近百項議題談判磋商,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為會議取得一攬子積極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這次大會上,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問題上態度消極。發達國家之前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仍未兌現,也沒有就適應資金翻倍作出明確的出資安排。”劉友賓說。
綠色和平東亞區全球政策高級顧問李碩感受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在逐步增強。“中國需要進一步思考自己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角色和地位,中國如何減排?在資金方面,除南南資金之外,還沒有更多的角色和作用?這都是很重要的命題。”
進程把握不足,拖堂早現跡象
一號案文一直是COP(締約方大會)中最重要的文件,涵蓋締約方大會的關鍵成果,也往往成為拖堂的最大原因。不過,COP27的拖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席國埃及對談判進程的把握不足。
一號案文的誕生過程漫長,通常COP的第一周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兩個附屬機構——科學與技術咨詢機構(SBSTA)和履行機構(SBI)領導的技術磋商,形成共識后由部長級磋商形成分議題案文,最終形成一號案文。
拖延的跡象在第一周便已顯現。在技術談判中,損失損害的基金機制和氣候減緩兩個工作組的分歧明顯。根據以往經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