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要求電影做它做不到的事——專訪安哲羅普洛斯

我拍的都是同一部電影,我的所有影片只不過是這一部里的不同章節。要是給這一整部電影起名字,那應該就是“人類的宿命”,這是我對整個故事的理念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黃家楊 吳達

電影惟一能做的就是使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它給人做伴,讓我們的生活稍微好一點,那就是好電影、好詩的作用。它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你知道人多么經常地嘗試改變世界,同樣的故事一次次重復,最終他們總是犧牲品,幾代人迷失其中?!?mdash;—安哲羅普洛斯

上一次在柏林電影節看希臘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是2004年,“20世紀三部曲”的第一部,《哭泣的草地》(2006年,CCTV-6播放過該片)。我和一個中國導演坐在柏林電影宮最高一層的看臺里,緊挨著韓國導演金基德。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一如既往地緩慢沉重,大概放了二十多分鐘,中國的導演示意我看看金基德——他已經睡得挺香了。過了差不多半小時,金基德醒來,茫然地四下望望,站起身離開了影院。

我們堅持片刻,打過兩三個盹之后,終于也步了他的后塵。真正看完這部3個多小時的電影,是一兩年后買到了DVD;電影其實非常好,只是你可能必須為它準備出相當抖擻的精神狀態。

《哭泣的草地》當年參加了柏林的競賽,一無所獲;三部曲之二《時間的塵?!贩艞壛藚⒃u——影片在此次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放映,但不參與最終評獎。去年11月,安哲羅普洛斯在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新聞發布會上說:“上次在柏林沒有得獎,因為評委決定突出年輕電影人。也許這話有點自大,但以后要是不能得獎的競賽,我就不參加了。”

早在2000年底,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制片公司就公布了“20世紀三部曲”計劃:第一部《哭泣的草地》從1919年蘇聯紅軍入侵敖德薩講到1949年希臘內戰結束;第二部《第三翼》的時間跨度從1913年到1972年,在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畔的一些城市拍攝;第三部《永恒的回歸》則從1972年講到世紀之交,在美國拍攝。

可是如今,第二部的片名已經改成《時間的塵?!?,故事從1953年斯大林去世,講到1999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20世紀的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