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指標做“拆一代”,城市更新受困回遷房地下交易
早年間在深圳“種房子”的投資客,平時將手上的房子出租賺租金,一旦押中拆遷,又能獲賠價值不菲的回遷房。
簽約慢就意味著開發成本更高,能快速簽約的回遷房指標購買者反倒更受開發商歡迎。
確權先要由開發商提出申請,政府負責審核。在權屬關系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開發商首先就搞不清楚應該確權給誰。
(本文首發于2022年12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深圳的一個城中村。
張建軍買的回遷房正在變成一個燙手山芋。
回遷房,是指舊房拆遷后賠給拆遷戶的房子。一些買家會從持有待拆物業的業主手中購買一定面積,相當于購買回遷指標,并代替原業主與開發商簽訂拆賠合同,等待拆遷時獲賠相應面積的商品房。
2021年行情上行的時候,張建軍花了兩百多萬元,在深圳龍崗區石灰圍村買下一個95平方米的回遷房指標,期待能獲賠同等面積的回遷房,用來自住。當時指標每平方米售價兩萬多元,比周邊新房價格低一半。
“我們沒錢買其它的房子?!睆埥ㄜ娤蚰戏街苣┯浾咛寡?,他從外地來深圳工作十多年,在一所學校做老師,攢下的積蓄在深圳市區根本買不起商品房。
在百度貼吧“舊改吧”“城市更新吧”等論壇里,充斥著各種推介回遷房指標的廣告語:“1:1賠紅本商品房”“預計5年交樓享300%回報”“做拆一代,享城市紅利”。
回遷房指標交易在深圳長期存在,2020年開始愈加火爆。這一年深圳房價快速上漲,政府調控收緊,購房門檻提高?;剡w房指標的價格通常只有周邊新房價格的一半,吸引了大量剛需購房者和投資客。
“2020年、2021年這段時間指標(交易)是最火的時候,很多外地人、深圳本地人看中了項目基本上都直接打錢過來說你幫我去找(指標)?!睂iT從事深圳回遷房指標交易的房地產中介蔡和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然而,張建軍買下石灰圍的回遷房指標后,開發商爆雷,項目擱淺。2021年開始,深圳也多次發文打擊回遷房指標交易。
這門由城市更新催生的灰色生意,風險陡增。
回遷房來源
張建軍購買的95平方米是石灰圍村一棟農民自建房的一部分,由當地村民在2015年與人合建——村民提供100平方米宅基地,合伙人出資建房。建成的房子共7層,村民分得3層,合伙人分得4層。
2020年,石灰圍村被列入深圳城市更新計劃,這棟7層小樓也在拆遷范圍內。合伙人拿出近五百平方米建筑面積對外出售,除了張建軍,還有另外4人分別買下不等面積。
這樣的農民自建房在深圳大量存在,正是深圳回遷房指標的來源。
中國實行城鄉二元制土地結構,城市土地屬于國有性質,農村土地多為集體所有。國有土地需要經過招拍掛出讓,合法建成的住宅商品房擁有70年產權,可以流通交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