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報告(2022):中國企業的研發投入主要流向數字智能

為何萬億級別營收的企業,研發強度中位數比千億級別的企業要高?為何有些企業明明投入了百萬元人民幣的研發,研發強度卻只有零?

12月8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2022科創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本次大會邀請業界、學界翹楚開講,以“科創”為錨,探究科技創新之力量,探尋其在不同行業、企業的發展脈絡,求解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會上,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主任黃金萍發布《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報告(2022)》,解讀企業科創背后的數據,并正式發布“科創坐標”平臺。

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對截至 2021年12月31日的A股全部上市企業4636家、絕大部分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的港股上市企業1562家、美股上市企業252家、臺交所上市公司1家,以及未上市但可提供經第三方審計年報的企業1家,共計6452家企業,進行了企業科創指標和數據的全面梳理和研究。

2022年的科創力研究在2021年中國企業科創力評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繼續優化,在“研發產出”這一大項之下新增了“標準制定”,并對知識產權、科技獎項的權重予以調整,以對中國企業科創力展開更綜合、立體的評測,從研發投入、研發產出、公司發展三個維度展開,梳理科創在不同產業的發展脈絡,探究科技創新之力量。

進入2022年中國企業科創力100強排行榜的企業并非全是“巨無霸”,研發投入最大值達到1427億元(華為)——這同時也是在庫企業的最高值,最小值只有3948.72萬元(吉林碳谷)。

從企業營收規???,也印證了這是一個相對豐富多元的企業群體:十億級營收企業16家,百億級營收企業36家,千億級營收企業46家,萬億級營收企業3家。

但英雄問出處,100強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27家、消費電子及電氣業企業13家;從企業注冊地看,北京市34家企業入圍,上海市和深圳市分別入圍12家和11家。

從研發投入的地域看,一些有意思的變化正在發生。以企業2021年報中披露的注冊地址作為主要依據,北京、廣東兩地企業披露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5669.48億元、4681.39億元,與其他省份拉開倍數級差距。兩地企業披露的研發投入總和為10350.87億元,占企業整體披露的50.60%,比去年同期的53.5%下降了2.9個百分點,這說明各省都在增大投入。

從企業數量來看,廣東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084家,同比更增加了104家,整體企業庫中超過1/6來自這個南部大省。其次是浙江、北京、江蘇、上海、香港、山東、福建、四川和安徽。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度浙江新增72家,入庫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北京,排名第二,而江蘇省與北京的企業數量差距已不足20家。山東和安徽、湖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企業數量也在快步追趕。

不同于早期上市企業以規?;a和商業模式制勝,后來者多是一開始便參與全球產業鏈競爭,因此,這些公司的后發優勢值得關注,未來“超新星”很可能就來自它們之中。

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將全部數據庫企業劃入44個一級行業分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消費電子及電氣業,建筑業,通信傳輸設備業,汽車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這6個行業的研發投入規模達千億元人民幣,合計投入約1.24萬億元,在全部行業中占比約六成(60.50%)。它們中共有1236家企業披露了研發投入,在披露研發投入的全部(4987家)企業中占比約四分之一(24.78%)。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通信傳輸設備業,最近三年里研發投入增長了千億元以上,這與全社會、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是同步的。

黃金萍表示,從行業整體情況看,除了專業領域研究,中國企業的更主要研發投入,其實都是與數字化、智能化緊密相關。從普通個體最早能感知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消費電子產品、通信業務,到現在談論越來越多的數字政務、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等,各行各業的研發投入,多是用數字化來實現標準化、個性化,并逐漸走向智能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投入數字化改造升級、降本增效,她預測,這在未來5-10年仍會是中國企業研發投入的主流。

隨著各地“十四五”規劃中對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給出了明確目標,企業的研發強度越來越受關注。

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的數據庫資料顯示,2022年在庫企業中有9家企業投入了研發但研發強度(研發投入/營業收入)卻仍為零,其中金額最高的一家超過276萬元,但它的企業營收達到千億元人民幣,導致研發強度約等于零。

相比之下,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萬億營收規模的企業,同期研發強度在2%以上。從企業個體看,經營體量大,并不能作為研發強度低的理由。

此外,黃金萍還現場發布了由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推出的“科創坐標”平臺。該平臺是企業科創力坐標的入口,立體呈現企業科創力核心指標的網狀圖、科創力核心指標的絕對值、所處行業的中位數、整體公司的中位數等;同時,該平臺還匯集了國務院、部委和地方政府關于人才、稅費、成果轉化以及新興產業的科創政策等,為業界提供優質信息的共享。

更多精彩內容,還將于南方周末APP、官網和i科創力公眾號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