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對馬戛爾尼使團的評價
清王朝要求馬戛爾尼像所有其他貢使那樣行三跪九叩大禮,馬戛爾尼說只能像英國臣民給英王行禮那樣行單膝跪地禮。這種禮儀之爭使雙方極為不快,盡管最后乾隆皇帝還是十分大度地接見了使團,回贈了禮物
責任編輯:馬莉
■呼吸宇宙
馬戛爾尼出使中國之前兩百年,英國商人菲奇攜帶英國女皇伊麗莎白的信件,前來覲見印度莫臥爾皇帝阿克巴。菲奇趁機游歷了莫臥爾、孟加拉、緬甸、泰國、馬六甲等地,收集了大量情報,促成了英國成立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從此,印度地區一步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兩百年后的1792年,英國著名的外交家馬戛爾尼,也像菲奇一樣,攜帶著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函,率領著一個大約100人的龐大使團(連水手700人),駕駛著三艘船艦,離開樸茨茅斯港,浩浩蕩蕩地開往中國。這三艘船分別是裝有64門火炮的戰艦“獅子”號,小型護衛艦“豺狼”號,和東印度公司的“印度斯坦”號。歷來喜歡從文字名號中尋找讖緯意義的中國官員,并沒有從兩艘軍艦的名字上感受到不同尋常的暗示,更加不在意這個使團究竟代表著什么樣的力量,肩負著什么樣的使命。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使團謁見乾隆皇帝的禮儀上。
中國臣子對于皇上的禮儀是:雙膝跪地,上身趴下,將額頭觸地三次,然后站起來,以便第二次下跪。連續三跪九叩才算禮成。所有文武大臣,以及藩屬國的貢使,一律依此行禮。
使團出發前,內務部長敦達斯給了馬戛爾尼七條建議,實際上就是交給了他七項使命。這七項使命是:
1.為英國貿易在中國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