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的存在理由
公營廣播機構唯一該做的,就是把收益變成服務社會的資源
責任編輯:蔡軍劍
公營廣播機構唯一該做的,就是把收益變成服務社會的資源
很多年前,當我還在電臺工作時,我才曉得最令這個圈子頭疼的,是一些文化藝術節目,以及專供長者或其他弱勢社群收聽的節目,因為它們全部賺不到錢。 文化的市場太小,廣告商連瞧都不瞧;至于老人,他們又有多少消費能力呢?
可是你不做不行,因為香港政府認為大氣電波是種很稀有的公共資源,頻譜有限(起碼在數碼廣播大行其道以前),給了你,人家就用不到了。所以即便是純商業機構,只要占據了這么寶貴的公共資源,就必須負上應盡的社會義務,比方說制作些沒有商機但又不是不要緊的節目。
“社會義務”,這正是全世界所有公營廣播機構都該用來好好衡量自己表現的尺子,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依據。從英國的B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