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紀錄電影“爆款”如何煉成?

數十部紀錄電影精品輪番展映,為大灣區觀眾帶來一場場精神盛宴;紀錄電影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齊聚于此,講述當下最值得被看見的中國故事……

從12月12日起,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首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在珠?;馃徇M行。

“新時代新征程新紀錄”主題論壇現場。

在講求眼球經濟的融媒體時代,國內紀錄片市場前景如何?一部紀錄電影如何打破固有受眾群,成為真正的“爆款”?記者直擊首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聽聽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紀錄片愛好者的“真知灼見”。

論壇熱議:有情懷,也要有商業思維

“做紀錄電影,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痹?3日的紀錄電影主題論壇上,這句話被現場的從業者頻頻提起。情懷,是大多數人創作紀錄電影的初衷,他們帶著作品來到大會,希望以此為契機,探索紀錄電影在融媒體時代如何能夠“叫好又叫座”。

作為曾經斬獲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的“70后”導演,徐蓓仍然記得最初得知要拍攝紀錄電影《九零后》時的茫然和焦慮。此前,她籌拍的五集紀錄片《西南聯大》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一經播出,拿到了豆瓣9.4的高分。于是,她接到了將這部紀錄片改編為紀錄電影的任務。

《九零后》導演徐蓓。

“其實難度很大,因為它不是按照電影的規制來拍攝的,有大量核心的素材無法重新拍攝,甚至有主人公已經去世或者無法再接受采訪?!毙燧韼е@個難題走進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思考觀眾會想從電影中看到什么內容,從而尋找“解題”的思路。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她尋找到了一個新的敘事角度?!拔艺J為這是一部青春片,這些西南聯大學子的狀態可以讓我們聯想起今天的‘90后’,所以我們拋棄了上帝視角,從學子個體生命的角度進行敘事?!?/p>

在很多影迷眼里,觀看《九零后》的確帶來了一種非常特殊的觀影體驗。隨著楊振寧、李政道、許淵沖、楊苡、馬識途等名家在影片中接連出鏡,有影評家認為,這部影片成為了一個時代“最后”的文化檔案。上映三個月,這部影片交出了票房1124萬,豆瓣8.0分的成績。

但是,像徐蓓的《九零后》一樣,既有情懷又成為市場“爆款”的作品在國內紀錄電影市場仍然是少數。

中央新影集團導演徐潔勤坦言,她曾被年輕觀眾問道,有這么多好的紀錄電影,觀眾要去哪里才能看到?在她看來,紀錄電影難以“破圈”,也與商業電影宣發模式的擠壓有關,紀錄電影少有宣發投入,零排片、少排片導致沒有口碑的發酵期。此外,受眾對于紀錄電影認知的培養也需要時間,要形成觀眾走進影院觀看紀錄電影的習慣,創作者不能故步自封在原有的傳統紀錄片的題材、形式中。

中央新影集團導演徐潔勤。

大象伙伴影業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吳飛躍也現場分享了對于融媒體時代紀錄電影市場拓展的見解?!皠撟髡咭小l行前置’的想法,與平臺一起提前宣傳、積蓄力量?!眳秋w躍在為第一部紀錄電影《我的詩篇》宣發時,嘗試做了一場工人詩歌云端朗誦會,由此打開影片的知名度和宣傳勢能。

大象伙伴影業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吳飛躍。

此外,他還轉型創辦了精準宣發平臺“大象點映”,探索出“眾籌點映”的模式,可以聚焦熱愛紀錄電影的受眾群,發起原本沒有排片的影片點映。他認為,與商業電影競爭,紀錄電影并非沒有優勢?!艾F實才是最偉大的編劇,做紀錄電影就是在和最偉大的編劇合作,最有機會做出更好的故事。如果抓準了好的人物,通過宣發去挖掘影片亮點,與市場接軌并非難事?!?/p>

對于“融”,《掬水月在手》制片人徐薇同樣深有感觸,除了媒介的融合,她同樣感受到來自內容的融合、邊界的融合、屬性的融合。她原本并非電影人,而是書店相關文化產業運營者,是在方所文化投資《掬水月在手》這個項目的契機下,成為了一名電影制片人?!耙徊考o錄電影的誕生需要文學專業、電影專業、市場運營專業等不同領域的人和思想的‘融’,才能在融媒體時代更好地推向市場?!?/p>

展映現場:現實題材直擊心靈

在首屆華語記錄電影大會期間,《1950他們正年輕》《港珠澳大橋》《九零后》《棒!少年》等多場精品影片在線下多點展映,并與觀眾開展了映后交流。展映現場,不少觀眾因為影片的真實而震撼落淚。

多位專家學者表示,紀錄電影最重要的還是“現實關切”,近幾年“熱”起來的大多是現實題材。

紀錄電影《人間世》制片人陳爽表示,電影消費的邏輯實際上是與觀眾要形成情感上的連結,作為制片人更想找到和每一個普通觀眾有較為廣泛情感關聯的題材,引導大眾去探討關于生命、社會的話題。

《人間世》在今年公映后廣受觀眾好評。該片聚焦兩位身患絕癥的病人,記錄了她們生命中最后的時光。不少觀眾認為,這部“治愈電影”帶給人一種“與生活和解”的力量,尤其是影片開頭的“離世倒計時”,讓觀眾能把情感代入到電影中人物的命運里。

談及這部紀錄電影給陳爽留下的遺憾,他認為最大的遺憾莫過于片中的主人公沒能看到成片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斑@個片子的主人公才是真正的導演,他們用生命中最后的精彩和他們的愛來導演了這部電影?!标愃蚕M冗@部電影在互聯網上線的時候有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這部電影,在主人公的激勵下變得更加勇敢地去對待生活。

“如何創作出好的紀錄片?就是要扎實地深入生活?!痹谠瓏覐V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劉建中看來,所有藝術都要來源于生活,紀錄片的真實性更決定了其創作者要深入生活,真實地還原生活,注重真實細節,不能急功近利。

《聽見光》導演王洪認為,紀錄片最大的意義就是能推動事件的真實前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群視障人士組成盲人歌唱團的故事,該片上映后,推動了中國盲協與福建盲協共同推出“聽見光計劃”,由專業的基金會、藝術團老師定期舉辦培訓班,為更多的視障人群提供音樂、藝術教育方面的培訓機會,讓他們多掌握一門技能,更好地立足社會。

“事實上,今年11月我們《聽見光》已經獲得了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提名,沒想到這次大會還能再被提名?!蓖鹾檎f,“這對我們團隊來說非常有意義,也給了我們繼續聚焦現實題材、做好紀錄電影的信心?!?/p>

聚焦行業:紀錄電影市場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大會期間,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負責組織編寫的《中國紀錄電影十年報告(2012-2022)》也面向公眾推出,報告對十年間中國紀錄電影的發展進行回望與總結。

從報告提供的數據來看,中國紀錄電影不斷完善自身產業鏈,以多樣類型實現產業進階。這十年,紀錄電影積極謀拓展,攀高峰,總票房數超過了27億元,顯示出較大的增長潛力。

是什么支撐紀錄電影走過不平凡的十年?報告給出精準盤點:十年發展中,文化強國戰略為紀錄電影指明發展方向,政策利好增強發展信心;靠攏現實訴諸生活,題材優勢助力紀錄電影穩健發展;投入產出性價比較高,紀錄電影市場表現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紀錄電影學者單萬里看來,紀錄電影的發展在國內處在一個進步比較快的階段,藝術水準、技術水平和思想視野等都和世界各國的優秀作品接近。未來華語紀錄片工作者將不僅關注在中華大地上行走的人,同時也會有更多的題材涉及到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動?!皯撜f,地球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記錄自己生活和別人生活的人,也會有華人去關注這些紀錄片?!?/p>

中共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談靜表示,紀錄片創作在珠海有很好的基礎,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電視紀錄片《人生能有幾回搏》《珠澳情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反響熱烈?!拔覀儗⑼ㄟ^參與舉辦華語紀錄電影大會,全面加強與紀錄電影領域的創作者、專家學者和制作發行機構的交流合作,以更大力度支持紀錄片創作,打造更多生動記錄時代、抒寫人民的紀錄片精品,講好珠海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p>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的推薦,讓更多紀錄電影人站到這個舞臺的中央,讓他們感覺到做紀錄電影不只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光?!敝醒胄侣劶o錄電影制片廠(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姜海清表示,本次華語紀錄電影大會雖然是一個初次的實踐,但仍舊希望未來大會能夠通過擴大合作,辦得越來越好,把它打造成華語紀錄電影人的共同家園。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談到,除了探討紀錄電影的片種如何在新的環境下、新的國際形勢下展現中國人的生活、中國的變化,也能夠通過這個平臺進行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東南亞的紀錄電影交流,因此這個平臺的搭建尤為重要。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