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刺破十余家上市公司騙局網絡,隋田力被罰1000萬元
在“自循環”過程中,所謂的專網通信產品被反復拆解、組裝,在上下游間流轉,并沒有實際銷售。
做專網通信貿易的合眾思壯本質上是個“影子銀行”,賺的不是產品加工的錢,而是資金利息。
2016年至2020年,ST凱樂每年通過專網通信業務虛增的利潤從1億多飆升至近78億。其真實歸母凈利潤為負值。
責任編輯:張玥
專網通信主要用于鐵路、軍隊等特殊領域。
2022年11月起,多家涉及專網通信業務的上市公司被證監會處罰,一場卷入十余家上市公司、爆出300多億資金黑洞的融資性貿易騙局逐漸面目清晰。
騙局的曝光源于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27.SH)的爆雷。2021年5月31日,上海電氣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風險,金額高達86.72億元。
上海電氣是從事工業裝備制造的老牌國企,子公司電氣通訊于2015年成立,生產、銷售專網通信產品。這種產品(如對講機等)不同于公網通信,主要應用在軍隊、公安、鐵路等特殊領域。
繼上海電氣之后,短短幾個月內ST中利(002309.SZ)、ST凱樂(600260.SH)、國瑞科技(300600.SZ)等8家上市公司相繼爆雷,累計爆出包括應收賬款在內300多億元的損失風險。
這些爆雷公司的專網通信業務以相似模式展開:向上游供應商支付100%貨款,購買原材料后簡單加工,出售給下游客戶,僅收10%預付款。
這些大同小異的生意當中,出現了一位“神秘人”隋田力。上述多家上市公司的上下游合作商都是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