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戲劇導演李建軍:戲劇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
“戲劇本質上還是人和人的關系,你在線上一個人演,2000個人看,你還是在跟這2000個人對話,而且還是此時此刻在發生的事?!?/blockquote>發自:浙江烏鎮
責任編輯:劉悠翔
李建軍根據布爾加科夫同名小說改編的戲劇《大師和瑪格麗特》(2022)。
標注150分鐘的戲,無中場休息,從晚上七點直演到十點。燈光亮起,舞臺上殘留著恣意狂歡與破壞后的痕跡——被摔碎的白菜與散落的紙片鋪滿地面,穿著病號服的人偶與幾張椅子橫七豎八地躺倒其間。踏著戲中舞曲的節拍,19位演員來到臺前謝幕。
謝幕燈光熄滅后,近三分之一的觀眾不愿離開。當發現導演李建軍站在觀眾席最后面時,觀眾們鼓動他上臺。他站上舞臺,把所有演員介紹了一遍,然后說謝謝。
2022年12月2日,由李建軍執導、新青年劇團呈現的新作《大師和瑪格麗特》,在第九屆烏鎮戲劇節上首演。受疫情影響,從北京到桐鄉后,劇團隔離了幾天,排練時間十分緊張,首演前30分鐘才完成了最后的彩排。
2月,在變幻不定的生活里,李建軍重讀這部大學時讀過的文學經典,下決心要以此做一部戲。自問想給今天的中國觀眾帶去什么,最終,他擷取了“愛與勇氣”作為該劇的內核?!澳莻€愛不是劇情中兩個人的愛情,是一種更深的愛,好像是能支撐人活下去的、尋找生命意義的一個很重要的支點?!彼麑δ戏街苣┯浾哒f。
蘇聯作家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的同名小說是一部結構復雜的巨著,全書由神話、現實生活和歷史三個層次粘合而成。主創團隊弱化了原著里與中國觀眾距離較遠的宗教主題,將撒旦造訪莫斯科作為背景,主線聚焦于大師和瑪格麗特兩人的故事——大師因寫了一部小說而惹禍,遭到莫斯科文化界的圍攻,結果進了瘋人院,他的情人瑪格麗特得到魔王沃蘭德的幫助,變成女巫復仇并解救了大師。
改編《大師和瑪格麗特》,李建軍提煉的主題是“愛與勇氣”。
在《大師和瑪格麗特》的舞臺上,前臺與后臺并置,實時攝影與偽紀錄片手法貫穿其間,模糊了戲中與戲外、過去與現在的界限,戲中人和觀眾仿佛同處一個荒誕世界。
布爾加科夫給了大師和瑪格麗特一個去往彼岸的結局,而李建軍沒有,在他的改編里,這對愛人主動選擇回到了地下室。這位中國戲劇導演更關切的是,“生活在一個祛魅的、沒有宗教的世界,怎么去獲得救贖?”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回到阿爾巴克大街,就是要回到現實中,面對現實的困難,也要回到過去的故事中,回到連接的那段歷史?!?/p>
“環境允許你做,你才會做這樣的戲”
如今李建軍是中國獨立戲劇導演代表人物之一,距離他執導第一部戲,已經過去了十五年。十五年里,他經歷過多次創作“變法”。
李建軍。
首先是身體劇場和經典改編。李建軍在中央戲劇學院學過七年舞臺美術設計,2007年,沒有任何導演經驗的他,揣著草場地五月藝術節給的兩千塊錢,排出了身體劇場作品《掠奪》,從舞美設計師轉型為導演。2011年,改編自魯迅同名小說的戲劇《狂人日記》演出之后,為了激勵留下來和他一起做戲的年輕同伴們,李建軍借用《新青年》雜志的名字,組建了新青年劇團。
李建軍發展出個人戲劇風格是在2013年,當時他本想做一部沒有任何戲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