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學者”,他們更愿意作“文人”

林損、伍叔儻和吳鷺山有一種與現代學術主動疏離的心態,也即相較于“學”,他們更究心于“文”,相較于“學者”,他們更愿意作“文人”。

責任編輯:劉小磊

方韶毅和他的新著《一生懷抱幾人同:民國學人生平考索》(北岳文藝出版社,2022)。 (資料圖/圖)

走不出永嘉路

讀罷方韶毅的新書《一生懷抱幾人同——民國學人生平考索》(北岳文藝出版社,2022),我心里不自覺地冒出一句話:“走不出永嘉路?!狈街迤恼滤妓鞯氖奈晃娜藢W者,有十二位是溫州人,而且《尋找史美鈞》一文的主角海寧人史美鈞也曾長期生活在溫州,《華五是誰》中的華五雖然不是溫州人,主要也是因為涉及來溫傳教士蘇慧廉,才引起作者的興趣。 “走不出永嘉路”,不是指這些學人沒有離開過溫州,事實上,他們星散四處,甚至寓居異國,當然更多人經過艱難的跋涉,最終不得不回歸故里。所謂“走不出”,主要是指他們聲名不彰,影響大多是地方性的,現在早已隱入故紙堆中,成為現代學術史、文學史的邊緣人、失蹤者。如果沒有邑人方韶毅的探賾索隱,大概也不會有人注意他們。

方韶毅經常在書中感嘆他們“不為人所知”?!断肫鸫螑稹氛f畫家次愷“雖然他的作品曾風靡一時,連豐子愷初見時都曾‘疑為自己所作’,但目前除了陳星、白杰明等豐子愷研究專家的筆下略有提及外,早已不為人所知?!薄丁凹饦肥敝x磊明》說:“提起溫州人在近現代中國篆刻史上的作為和影響力,大家總會先想到方介堪、方去疾等人,對謝磊明則少有顧及?!薄丁拔膶W青年”湯增敭》寫的是魯迅“一個也不寬恕”對象中的無籍籍之名者,《魯迅全集》的注釋中甚至誤以為他是湖州人。書中《華五是誰》《尋找史美鈞》《“失蹤”的孔德》《王服周事跡》這幾篇,從題目中就可以直接看出,他們的生平甚至連名字都已經沒入歷史的蒼茫之中了。如果不借助各種數據庫和E考據,我們完全無法拼湊出他們的生命痕跡。

吳鷺山(右)和夏承燾。 (資料圖/圖)

我最感興趣的林損、伍叔儻和吳鷺山等溫州學人。方著中《伍叔儻的魯迅印象》,開篇劈頭一句就是:“伍叔儻在魯迅交往錄中是一位無足輕重的人物?!笔聦嵣?,將“魯迅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