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的2022好書經眼錄

成為經典有多種途徑,其中之一是它們被一些名人譽為經典,這會使它們仍不時獲得出版的機會?!对煨侵鳌肪褪且徊窟@樣的作品。例如它曾獲得弗吉尼亞·伍爾芙、伯蘭特·羅素的盛譽或贊許。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22年我經歷了一段奇幻的生活,原以為我將能閱讀比往年更多的書,然而事實上情況并非如此,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最后也沒有多讀幾本。但畢竟還是讀了一些有趣的書,這里分享三種。

《病毒:是敵人,更是朋友》,[德]卡琳·莫林著,孫薇娜等譯,北京三聯2021年10月。 (資料圖/圖)

本書原著初版于2017年,中譯本是根據增訂版翻譯的。巧的是出版時間正和某些熱點爭議重合,但這當然不是出版社刻意迎合的結果。

作者在本書中特別強調,關于病毒,我們長期習慣的故事都是將它視為使人致病的惡魔,“醫學史上對病毒的記述一邊倒,即把它描述成各種疾病的根源”,我們用“病毒”來對譯Viruses,本身就是這個舊故事的直接反映。然而這樣的認識已經嚴重過時,“當今,病毒學研究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其有益功效上,而不再注重研究病毒如何使人患病?!?/p>

今天的病毒學研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作者先給了一個理由:病毒長久以來一直在人類身上和周圍環境中存在著,很可能“從宇宙洪荒之時就存在了。在整個生物進化過程中,病毒構成了我們人類,調控著基因的功能”。書里有一組數字給我印象深刻:

目前地球上的人類數量是1010量級(不到100億);

宇宙中的恒星數量是1025量級(天文學愛好者可能會有異議,但在這里無關緊要);

我們已知的細菌數量是1031量級;

我們已知的病毒數量是1033量級。

細菌和病毒的無處不在,“我們的身上和周圍環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斑@些病毒和細菌遍布于我們的皮膚、口腔、生殖器、腳趾、指甲和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