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演進”讓事態升級:《胡塞爾文集》侵權疑云丨快評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這句話竟顯得無比貼合耿倪師徒的各自治學境界。事態從“誤會層面”演進到“文責層面”,以至最后的“道德層面”,終究又要“交給法律”,本來只是“誤會”的事態一步步變成了筆墨官司乃至真的官司,這一切恐怕都與倪梁康的性格、為學、為人關系甚大。
責任編輯:陳斌
“倪梁康事件”喧騰竟日,迄今未能落幕。此事按理說并不復雜,但卻一步步演變到了今天這般局面,實在可惜。目睹事件全程可知,事態至少經歷了“三層演進”才變成今天這般泥沙俱下的模樣,已不可能像一開始設想的那般輕易結束了。
事件的原委如下:瑞士哲學家耿寧(Iso Kern)先生花費十年心血,將胡塞爾留下的四萬頁手稿整理成了現代德語,以三卷本胡塞爾文集《共主觀性的現象學》在德國施普林格出版。而在耿寧和施普林格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他的中國門生倪梁康“主持翻譯”了這套文集,并在2018年于商務印書館出版。
耿寧偶然發現此事并聯絡中國國內各方時,本來事情到這里就該結束了:商務印書館發現版權問題,立即向耿寧致歉并承諾賠償、撤回已出版副本。
通常而言,版權問題確實只是出版機構之間的事情,譯者只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