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人C羅會夢見馬德拉島的大西洋嗎?丨天方足談Ⅺ
本屆世界杯八強,除了克羅地亞,均來自大西洋兩岸。這7支球隊復雜的球員出身和多元的種族構成,說明國家隊并非本質化的民族主義的載體,而是流動的移民史和文化認同的棱鏡。
責任編輯:劉悠翔
C羅哭了??ㄋ柺澜绫?/4決賽葡萄牙隊0:1輸給摩洛哥隊后,下半場替補出場、未能幫助球隊取得進球的C羅,孤零零走在球員通道,掩面抽泣。如T.S.艾略特的《空心人》所寫:“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陣嗚咽?!盋羅的家鄉馬德拉島在地理上屬于北非,距離摩洛哥比葡萄牙更近。
卡塔爾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可能成為C羅在這項賽事的最后一戰。
C羅知道,這是他最后一次出現在世界杯舞臺,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現身這項頂級賽事的綠茵場。與曼聯解約后,C羅孤注一擲。他喜歡把“尊重”掛在嘴邊,但將近二十年來,為他贏得尊重的,從來都是改變比賽的能力,是他的超級遠射、電梯式任意球、超長滯空的頭槌、凌空躍起的倒鉤,是他持球銜枚疾走、吳帶當風,是小小羅時代的插花腳,游刃有余的急停變向,是那個老特拉福德的追風少年、伯納烏的馭風王者,是改寫比分后顫動的大腿、腹肌的力與美,是伊比利亞半島二十座球場的山呼海嘯,是歐冠淘汰賽之王勝利后的當空振臂、仰天長吁,是2016年歐洲杯奪魁時沉甸甸的獎杯、空氣里甜蜜的荷爾蒙。
從戴著耳釘、留著飄逸卷發的花樣美少年,到志得意滿、睥睨萬物的“總裁”,從英超賽場上容易摔倒、喜歡“跳水”的脆弱天才,到仿佛一夜之間裝上賽博義肢的終極猛獸,“尊重”從來都是成功的獎賞,不是寵溺的恩賜。作為前鋒,37歲的C羅已經走到了人類的力量、效率和決斷的極限,作為明星,7號羅納爾多比大羅和小羅更一呼百應。但“尊重”終究是絢爛的煙花盛會,曾照亮長夜,卻終歸寂寥。
看看這份驚人的清單吧:C羅總計參加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