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房市救房市”:修復預期與信心至為關鍵丨快評
“后防疫時代”已是人們展望未來經濟的高頻詞匯,顯見公眾對經濟恢復的殷殷期待:人們企盼有更多的政策牛肉促進投資、提振消費與就業,讓經濟回到新冠之前的上行軌道,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涓涓不壅的源頭活水。
責任編輯:陳斌
房市回暖的消息終于來了。根據最新數據,11月上海新房成交大幅回升,量價齊漲,共成交約9506套,成交量較10月大幅上漲87%;11月南京的新房成交量為4564套,相比10月份的3179套提升了近44%,是今年以來單月漲幅最多的一個月。
顯然,這是市場信心與預期好轉的直接結果,從11月12日的防疫“二十條”到12月7日“新十條”的先后頒布,防疫政策發生重大優化,無疑給市場打了兩劑強心針。新的防疫政策有利于人員與貨物的跨區流動,市場的修復帶來的是信心的修復,預期的樂觀助推了房市的回暖,“貨能暢其流”帶來的是“地能盡其利”。
但房地產的救市之路依舊困難重重,矛盾猶存。距離2022年結束僅剩十余天,國內商品房銷售仍然不容樂觀。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