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2》,要特效有特效,要劇情有特效,要角色還是有特效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編劇缺乏科學素養和科幻精神。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2年12月16日,歷時13年,數次跳票之后,詹姆斯·卡梅隆的特效科幻巨作《阿凡達》的續作《阿凡達:水之道》在中美院線同步上映。截至2022年12月18日,上映僅三天的《水之道》在中國大陸的票房就超過3.9億元。與此同時,《水之道》還獲得了豆瓣電影評分8.2、IMDb評分8.1(滿分均為10分)的高分,稱得上叫好又叫座。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對《水之道》的評價,就會發現,所有的好評全都聚焦在畫面和特效上,而對于一部電影更為重要的劇情和故事則鮮有討論。這讓人不得不思考,除開畫面和特效,《水之道》是一部配得上如此票房和好評的電影嗎?
《水之道》的視覺和特效為觀眾們普遍稱贊。圖為該片概念圖。
“皇帝的金鋤頭”式的科幻設定
科幻設定,或者說世界觀,是一部科幻電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科幻電影區別于其他類型電影的根本特征。
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其中的科幻設定,并不是獨立于其他部分存在。恰恰相反,這些科幻設定,會作為電影劇本構建最初階段就需要全面思考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影片的各個層面。
比如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其中的核心設定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因為太陽要熄滅了,所以全體人類把地球改造成了一艘巨大的飛船前往新的目的地。
圍繞這個設定,有了大到“行星發動機”“國際空間站”,小到“運輸車”“蚯蚓干”之類深入電影各個角落的設定。這些設定也影響到整部影片中人物的活動和行為動機,顯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這些加在一起,才構建出了《流浪地球》中那個真實可信的世界。在此基礎上,《流浪地球》的故事才是真實可信的?!读骼说厍颉冯娪爸院每?,正是來自這樣的真實感。
但是在《水之道》里,完全不是這樣。
《水之道》概念圖。
1970年,贊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向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提問:目前地球上還有這么多小孩吃不上飯,他怎么舍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施圖林格博士回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