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9.3,神級紀錄片回歸了
最近,被稱為國內美食紀錄片“天花板”的《風味人間》回歸了。
首播當天,豆瓣評分就飆到9.3分。
行家一出手,果然不負眾望。
這已經是《風味人間》系列第四季,還是相同的制作團隊。
總導演之一,依然是被稱為“中國最會吃的男人”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總導演。
顧問團隊也依然相當資深——沈宏非、陳立、蔡瀾、云無心等美食界大咖坐鎮。
前三季,《風味人間》已經將視野擴展到全球,帶我們見識了世界各地的美食。
第四季,還能拍出什么花樣來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季,節目組返璞歸真,將鏡頭對準了大家都最熟悉的食物——谷物。
谷物,不就是我們天天都吃的主食,有什么可拍的呢?
但越是隨處可見的,越是容易被我們忽略。
比如說谷物,具體能分出哪些種類,我們可能一下還真想不起來。
這一季,節目就將分6集,分別講述:麥、稻、黍粟、豆類、薯類、百谷。
其中每一種,展開來講,又是豐富多彩的故事。
比如第一集——《麥浪涌萬年》,單單講麥,就已經讓人大開眼界。
把麥繼續細分,又可以分成我們熟悉的小麥、大麥、莜麥、青稞等等。
小麥
小麥,我們都知道,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又用來做面皮,包餃子。
而餃子,這世界上又有幾百上千種。
先說近的,內蒙古人,最喜歡吃的羊排餃子。
連著肋骨的肉,肥瘦相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