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之水,曾激起澎湃藝浪
百年倏忽而過,滄浪亭畔,葑溪仍沿園林北墻自西向東潺潺而過,一泓活水流過“滄浪勝跡”后,水面陡然開闊,倒映著羅馬大樓的身姿——建校百年蘇州美專舊址。
有人說,論及畫家人格,最憨孿耿介的畫癡,實為顏文樑。
(本文首發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1985年,92歲高齡的顏文樑畫下《滄浪夏夜》,畫面中滄浪亭觀魚處與其東的西洋建筑風格大樓,被湖面倒影與岸邊樹林“染”成水天一色的綠,產生無窮的細微變化。
當顏文樑畫下這些微妙變化時,他也許又會想起,一個甲子之前那個風雨晦明的時代,他與一群勠力同心的先驅,致力于建設的那一座致知致用的美術學?!K州美術??茖W校(蘇州美專),還有那個從滄浪亭中生發的整頓世界美術格局的宏大夢想:“敝人等希望我山明水秀之蘇州,成為世界美術中心,而光華燦爛之美術世界,更從我校微光中發現?!憋L雨三十載,蘇州美專的微光,而今只有滄浪之水與羅馬大樓,可以聊作對這些往事的紀念。
滄浪夏夜(油畫) 顏文樑
“定居”滄浪亭
一則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辦“巴拿馬博覽賽會”的通訊,1918年冬傳至“藝術事業,尚寂然無聞”的蘇州,啟發了出身美術世家、當年只有25歲的顏文樑,產生了組織一場美術畫賽會的念頭。
1919年元旦,顏文樑、葛賚恩(John Wesley Cline)、潘振霄、徐泳清、金松岑、金天翮和楊左匋共同發起的“蘇州美術畫賽會”在蘇州舊皇宮(今蘇州市老年大學)開幕,展覽作品百余件。在那一年,自感“道行尚淺”的名紳富商兼國畫家吳子深,僅在元旦日以觀眾身份前去觀賞作品;第二年成功畫出一幅《竹石圖》,參加了第二屆畫賽會,在活動上,他進一步熟識與他年紀相仿的顏文樑,漸成莫逆之交。
每逢元旦,先后于舊皇宮、青年會、鐵瓶巷、公園路圖書館、玄妙觀、滄浪亭美術館、宮巷樂群社諸地開幕的美術畫賽會,初期展出作品一二百件,后增至兩三千件之多,持續二十年未曾間斷,一直延續到1951年。畫賽會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第一個畫展,開中國美術展覽會先聲。
蘇州美專創始人顏文樑先生
對于蘇州,畫賽會亦如顏文樑所言,“未臻完善,而社會異常注意,頗受觀者之歡迎”,很多有志于藝術之人,提出了學習的愿望和要求。1922年5月中,顏文樑邀集了胡粹中、朱士杰、顧仲華、顧公柔等人,進行商談。鑒于當時國內藝術教育的需要,幾人一致同意先于7月試辦一所“蘇州暑期圖畫學?!?,借養育巷附近景德路的海虹坊蘇州律師公會會所為校舍。暑校開學,共招186個學生,其中女生27人;兩個月后結業,學生意猶不足,反響熱烈,要求開辦長期學校。
顏文樑備受鼓舞,四處籌借校舍,幾經奔走,得到縣里中學校長龔賡禹的贊助,借得縣中九間房屋。9月,蘇州美術學校成立,學制兩年,是為美專之始。顏文樑任校長,除原暑校教師胡粹中、朱士杰教西畫,顧仲華、程少川教中國畫外,又請顧公柔教授中國畫。至此,顏文樑數年來的辦學愿望得以實現。學校開辦之初,看起來就是“草臺班子”,一切費用全由顏文樑在各校兼課和賣畫收入開支,教員則全盡義務。上素描課沒有石膏像,就用顏文樑從舊貨攤上買的一個日本制小石雕獅子來學習素描。學校開辦不久,上?!稌r事新報》副刊《青光》連載一篇《旅行寫生日記》,寫在蘇州見到所謂“美術學?!?,有一面骷髏式的校牌,十三幅水車式的畫架,沒有一個石膏像,文章極盡諷刺挖苦,當時設施之簡陋可見一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