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問題專家”被指身份造假
近日,“俄羅斯問題專家王曉偉”被質疑身份造假事件陷入“羅生門”。南都記者了解到,12月17日,有自媒體發文稱,受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委托發布聲明,中國公民王曉偉與該校沒有任何關系。隨后,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網站也發布一則聲明稱,從未以任何方式聘請過名為“王曉偉”的人員為中心研究員。
據王曉偉自己創辦的微信公眾號“曉偉看世界”發布的個人簡介顯示,其于2011年被莫斯科大學評聘為副教授、外籍教授,于2016年任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等。南都記者留意到,王曉偉曾接受多家媒體的采訪,被稱為俄羅斯問題專家。12月20日,“曉偉看世界”公眾號負責人回應南都記者稱“這是因遭遇詐騙而引發的惡意傳播,已報警處理”。
“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頭銜被指造假
12月17日,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受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委托,對長期冒用“莫斯科大學副教授”“莫斯科大學外籍教授”的身份在中國政法大學等學術界以及媒體界活動的王曉偉先生作出正式聲明。
該聲明指出,“中國公民王曉偉與我系以及莫斯科大學沒有任何關系。社會學系目前不存在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被任命為‘外籍教授’職務的外國公民。王曉偉在其公開活動中對自己身份的宣稱僅代表其個人,與社會學系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無關。目前,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僅與正式的科學研究機構以及高等教育機構展開合作?!甭暶黠@示落款為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科研副主任巴·尼·卡涅夫斯基。該公眾號文章同時曬出了相關俄文聲明的文件圖片。
12月19日,王曉偉在自己創辦的微信公眾號“曉偉看世界”中發布聲明稱,王曉偉老師2011年11月9日起就為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聘為副教授(客座教授),有當時的系主任多博林考夫2011年11月9日簽發的第106/248號文件為據。同時也曬出了相關俄文文件圖片。
該文件中文譯本顯示,中國公民王曉偉2000年至2001年在莫斯科大學國際教育中心學習,2001至2007年在社會學系攻讀碩士和副博士學位,2003年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2007年通過論文答辯,取得社會學副博士學位?,F為副教授(客座教授)任職于莫斯科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與人口學教研室。
南都記者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又名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官方網站進行查詢,未查到有關王曉偉任職的信息。
當事人稱系惡意造謠已報警,曬出聘用證書再遭質疑
南都記者留意到,12月20日,上述自媒體再次發文稱,已向莫斯科大學社會學系進一步求證,獲得回復稱“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系行政層確證——中國公民王曉偉直到今天均不是社會學系的教職員工,也未與我系合作,我系與他沒有任何關系?!?/p>
該自媒體負責人也對王曉偉提供的相關獲聘的俄文文件提出質疑,認為其公文抬頭、郵編、地址、字母大小寫等均不符合俄羅斯人書寫習慣。
12月20日,南都記者聯系上發布莫斯科國立大學聲明的自媒體賬號負責人,其自稱是熟悉莫斯科國立大學的相關人士,因近期王曉偉在參與俄羅斯一活動中涉嫌論文造假,進而了解到其身份造假。
“曉偉看世界”微信公號負責人則向南都記者表示,“這事情是因為一起詐騙案而引發的惡意傳播,曉偉老師已經報警處理?!逼湟蚕蚰隙加浾哒故玖艘粡垐缶幕貓?,顯示為“王曉偉被詐騙案”,報警派出所等信息被打碼。該負責人稱,有進一步的消息將會同步記者。
中國政法大學下屬機構發文稱查無此人
王曉偉的履歷顯示其不僅是“莫斯科大學評聘為副教授、外籍教授”,也“于2016年任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南都記者留意到,12月17日,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發布一則聲明稱,“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于2014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2018年變更為‘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歐洲/歐盟法律研究中心’。本中心從未以任何方式聘請過名為‘王曉偉’的人員為中心研究員,該人員在開展活動中對自己身份的宣稱僅代表其個人,與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歐洲/歐盟法律研究中心(歐洲研究中心)無關?!?/p>
對于這一情況,“曉偉看世界”微信公號負責人則向南都記者表示“當中存在誤會”,已經與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歐洲/歐盟法律研究中心進行溝通。
南都記者留意到,過去多年來,王曉偉常以“俄問題專家”身份出現,曾接受多家媒體的采訪。
12月20日,中國政法大學人事部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中國-歐洲/歐盟法律研究中心為該校下屬機構,但人事部對下屬機構具體聘用人員情況不完全了解,無法查詢到王曉偉的相關信息。南都記者嘗試聯系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歐洲/歐盟法律研究中心(歐洲研究中心),尚未獲得回復。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