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克服西方中心之偏見

盡管西方對中國的影響不可小覷,但他們都過分夸大了西方的歷史作用——他們認為中國近代史發生的任何有意義的變化,都是在西方沖擊下引起的,這在本質上是“西方中心論”的結論。這種觀點堵塞了從中國社會內部探索中國社會自身變化的途徑,背后的底色是西方人的種族優越感。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子

居住在波士頓郊區一個安靜社區的柯文已經“淡出江湖”許久,直到他的回憶錄《走過兩遍的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旅程》在國內出版,這位當年因倡導“中國中心觀”和“在中國發現歷史”的著名學者再度進入公眾視野。波士頓今年的夏天格外熱,柯文家里只在廚房窗戶上安裝了一臺老式空調,一啟動就轟鳴作響。采訪結束,老人襯衫的后背已濕了大半。

“我的生活非常簡單,我可以照顧我自己;不過我已經88歲了,寫不動什么新書了,只是在整理我的回憶錄。我寫過基督教、寫過義和團、寫過回憶錄……很難說哪個更困難,或者說它們都困難……”柯文認真地說,“我也很難說我喜歡寫這個(主題),不喜歡寫那個。我一旦進入寫作過程,就開始喜歡我正在寫的東西。不過我總是嘗試寫不同的主題。比如說我后期寫的越王勾踐與‘國恥’的書,就與我以前寫的非常不同?!?/p>

柯文的回憶錄里引用了大量的原始資料,諸如他在二十出頭時與導師費正清的通信,一來一回非常詳細。令人好奇他是否很早便有一種自覺的意識,為了將來的書寫而保存這些資料?!拔沂裁炊疾蝗??!笨挛男χ卮?。他說,他的好朋友總是勸他扔掉一部分東西,“清理!清理??!可我最終什么也沒扔掉。有一天,我整理桌子時,發現了一個文件夾,上面標著‘1988年感恩節’。打開一看,是那一年感恩節家庭聚會的照片。我兒子當時27歲,現在他已經61歲了!而里面的女性還是我當年約會的對象……太有意思了!”

《走過兩遍的路》這個標題別有含義?!皻v史是當時發生的事,過去的事,但歷史也代表歷史學家現在如何看待過去,如何理解、書寫歷史。這本回憶錄我恰好在兩個階段——‘當時’和‘現在’——都是主角?!被仡欁约鹤哌^的這兩遍的路,柯文呈現給我們的,不只是學術發展的清晰脈絡,更是一個時代思潮的廣闊圖景。

父親送給我最大的禮物是自由

南方人物周刊:您以研究中國的歷史學家而聞名,您的早期成長經歷是否與此相關?

柯文:我的早期生活,無論是與“中國”還是“歷史”,都無半點關聯。

我出生于紐約長島附近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里。我的祖父從事男裝生意,到了父親這一代,生意已頗具規模,是美國最成功的男裝行業之一。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但我對繼承家業沒什么興趣。上高中時,我的數學成績非常好,老師說未來可以考慮做一名工程師。16歲的一天,父親對我說:既然你對工程感興趣,那你可能對服裝的生產方面感興趣。父親要我和他一起搭飛機從紐約到工廠所在的費城去看一下。

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檢查男士正裝、休閑西裝、西褲的生產機器,跟工人、經理聊天;然后我們到機場坐飛機回去。晚飯的時候,我告訴我父母,我不認為我適合做一個商人,我對賺大錢沒興趣,我想做別的事情。我能感覺到父親的失望,但他還是很平靜地接受了我的選擇。他告訴我: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支持你的一切決定。

南方人物周刊:讀您的回憶錄時,您父親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您的“選擇自由”,是以他當年的“選擇不自由”為代價的?

柯文:是的。祖父的想法比較傳統:男孩子高中畢業就得工作。他希望我父親從事家族服裝生意。我父親曾在一戰中服役。從海軍退役后,他第一時間去祖父在紐約市的辦公室報到。當時他還穿著海軍制服,坐在樣板間里,只是想過來看看。正在日夜加班的祖父走了進來,瞥了他一眼,然后向旁人譏諷說:“你看他坐在那里,像個國王一樣?!比缓蟾嬖V我父親:你星期一早上來報到!

我父親年輕時的夢想是上醫學院,沒辦法,他只好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辛苦一天回到家還不敢提上學的事,因為祖父不愿意聽。

南方人物周刊:他是沒有勇氣向您祖父提出真實的想法嗎?

柯文:那是父親制定規則的一代。如果你不遵守規則,你就只能成為一個叛逆者……我父親想成為一名外科醫生,但我祖父絕對不會同意。如果家庭不支持,他怎么養活自己呢?

父親最后還是進了服裝行業,家族的事業也非常成功。幸運的是,當我的選擇不合他的心意時,他非常包容、理解和支持。我讀大學之后,他寫信給我說:“一定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做到這點的人太少了……不要做別人眼中正確的事?!彼氐卦凇澳恪焙汀皠e人”這兩個詞上標了重點符號。他鼓勵我作自己的選擇,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南方人物周刊:我好奇的是,家族的生意后來如何?

柯文:我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但沒有一個孩子繼承家族生意;不但如此,家族里也沒有任何一個男性同代人從事生意。

我父親后來賣掉了家族企業,他用另一種方式彌補當年讀醫學院未果的終生遺憾——資助了紐約的一些醫院和醫療中心,也成為一家醫院的創辦人,終生保持著與醫生朋友的聯系。父親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業余畫家,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用繪畫收入成就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以資助青年藝術家和藝術生。

父親當年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為自己做主的機會,所以他送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自己年輕時沒有的自由;讓我塑造自己的人生,是父親最心滿意足的事。我第一本書出版后,父親訂購了50本寄給他的朋友們。后來當我在事業上更進一步時,有一次他去參加一所大學的項目,正好我的導師費正清也被邀請去演講,我介紹他們認識。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互相尊重,相談甚歡。

南方人物周刊:后來您與子女的相處模式是什么樣的?

柯文:我延續了父親給的“自由的模式”。我的幾個孩子,他們每個人都無拘無束,不受父母制約。我兒子是藝術家,家里書房擺放的那些木刻就是他的作品;一個女兒是職業攝影師,我后來出的越王勾踐一書,封面照片就是她專程到浙江紹興越王臺拍的,這也是我們父女之間一次特殊的合作。

申請哈佛東亞文明入門課,人生從此改變

南方人物周刊:當年父親給了你自由,你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在學業上的真愛了嗎?

柯文:并非如此。我18歲時進入康奈爾大學工程系就讀。第一學期的成績也非常不錯。寒假回家,我與在哈佛大學讀書的高中朋友相聚,發現對方正在學習哲學、文學和歷史課程,我想:“天吶,我錯過了太多東西!我的學業只有物理學和化學、數學,太狹窄了!”假期結束,我回校后申請從工程學院轉到藝術和科學學院,我發現自己一下子就被這些學科迷住了。

大學三年級時,我又成功申請轉到芝加哥大學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我也是芝大校長哈欽斯(Robert M. Hutchins)倡導的教育改革受益者之一。在芝大學習的兩年,是我生命中最令人興奮的兩年。我生平第一次喜歡上了讀書,讀小說,讀這個讀那個讀所有的東西……我變成一個狂熱的讀書人;選修歷史課程,學習文學、藝術和音樂……雖然對自己將來要從事何種職業并沒有清晰的想法,但我知道,那一定是能給予我智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