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光的門檻上——“她們與抽象”藝術特展

“我們會否從中覓得一個被遮掩的真相,那就是,女性和男性共同創造了現代藝術,共存于這個偉大項目中的每場運動、每個層面?”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楊子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特展“她們與抽象”,展覽現場,(西岸美術館/Alessandro Wang/圖)

1892年,30歲的洛伊·富勒(Lo?e Fuller)從紐約來到巴黎,登上女神游樂廳的舞臺。這個矮小豐滿的女人掀起她的大裙擺,身體隱沒在翻飛的布縵中,在幾十盞彩燈的照射下翩躚起舞、縱情旋轉。人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朵巨大的紫羅蘭、一只振翅的蝴蝶、一條舞動的蛇和一道白色的浪”。長達30年,歐洲為她神魂顛倒。

蛇舞、火舞、白舞、黑舞……觀者的表述是具象的,但富勒真正的挑戰更為抽象,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們站在光的門檻上,仿佛處在無限的邊緣?!?/p>

2022年11月11日,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帶來重磅特展“她們與抽象”。開啟整個展覽的,便是19世紀末盧米埃爾兄弟影業鏡頭下的一段“蛇舞”。由于富勒當年拒絕拍攝,如今留下的只是同時代一位佚名模仿者的舞姿,這似乎也體現了20世紀初女性創作的“匿名”特質。

“當人們走進展廳,看到入口處特意呈現的34位參展女藝術家的肖像時,我敢打賭沒什么觀眾能說出她們的姓名?!贝舜握褂[的策展人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強調,“女性藝術家在那段歷史中‘銷聲匿跡’,還由于她們的形象缺乏呈現機會和傳播途徑,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則是她們的男性同行們的照片。這些男性藝術家被奉為傳奇的天才開創者,創造了以頗具男子氣概的軍事術語命名的藝術流派——‘前衛派’”。

“她們與抽象”2021年在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和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展覽時引起熱烈反響,《費加羅報》稱之為“一項創舉,一場知識的大爆炸”。此次巡展來到上海西岸美術館,可謂國內觀眾看到的首個聚焦女性抽象藝術家群體的專題大展。展覽陳列了34位女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內容涉及繪畫、舞蹈、影像、雕塑、裝置等多種媒介,涵蓋新視覺攝影、抽象表現主義、動態光學、纖維藝術等各個流派,試圖呈現由“她們”書寫的西方20世紀“抽象”藝術史。

“這些作品填補了20世紀藝術史這段迄今仍不完整的故事,因為博物館主要選擇男性作為現代藝術的創作者。我們會否從中覓得一個被遮掩的真相,那就是,女性和男性共同創造了現代藝術,共存于這個偉大項目中的每場運動、每個層面?”誠如藝術評論家格里塞爾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所言:“通過創造性地參與最具挑戰性的藝術實踐: 抽象,她們被銘刻和銘記于各種文化形式和歷史進程中?!?/p>

融入與逃離,膠片界女武神

如果說共情和抽象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兩種方式,那么,共情關乎融入與聚合,抽象則意味著逃逸與分離。

“當我制作第一部電影時,我才理解什么是電影……一種創造現實的藝術,融入它的同時逃離它,這種電影精神關乎存在和事物本身?!?/p>

法國電影人熱爾梅娜·迪拉克(Germaine Dulac)因執導世上第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貝殼與教士》(1927)聞名。她早年曾擔任《法蘭西報》記者,1910年代中期決心投身電影,1920年參與執導《西班牙的節日》,走向唯美主義高于敘事和表演的前衛電影。1927年,迪拉克創辦雜志《圖表》,并發展了她的“純粹電影”理論——“線條、表面、體積直接成型,沒有任何人為的解釋……剝去任何過于人性化的意義,使它們更趨向抽象……純粹的電影”。

迪拉克探索電影抽象的可能性,她在1929年制作了三部“純粹電影”短片,包括此次大展中呈現的作品《唱片957》。雨滴的影像隨著肖邦的音樂漫漶,讓律動的圖像奏出一首視覺的交響詩,迪拉克這場光影游戲的靈感來源,正是富勒的舞蹈。值得一提的是,富勒與居里夫人和愛迪生等人交好,當時這些最具創造力的科學大腦曾推動她在舞臺上捕捉“神奇”光影的藝術實踐。

瓊·米切爾《再見之門》1980年(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設計中心/圖)

德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