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藥找政府”:全國337個城市的發藥成績單

截至12月24日,全國只有26個地方發放了免費“健康包”,還有76個地方政府組織藥店免費或者低價送藥。

“健康包”真正能覆蓋全部困難群眾的只有大連和重慶南岸區兩地。

贈藥數量最緊張的是河南平頂山,相當于2000人分享一片藥。而在湖北宜昌,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到1.5片布洛芬。

責任編輯:張玥

(康巴什區官方公眾號/圖)

2022年12月7日“新十條”發布以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對藥物緊張的局面,免費發藥成了各地政府的標準動作。正如鄂爾多斯康巴什區發放給陽性感染者的免費“暖心包”上所寫的那樣——“沒藥找政府”。能否及時把藥品送給需要的人,成為各地不得不去面對的一道新考題。

香港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局面,今年4月疫情達到高峰,在中央政府的幫助下,7天時間派發了350萬個“抗疫包”,香港總人口為747萬人。

這一輪疫情中,最先行動起來的是江蘇常州。12月9日,常州宣布未來一個月為全市范圍內“一老一幼”和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免費發放“健康愛心包”。

參考了香港的做法,常州的健康包分為兒童版和成人版兩種,涵蓋了退燒藥、感冒藥、維生素C片和抗原檢測試劑這些最為緊俏的物資,還有熱炒到2500元一瓶的兒童退燒藥美林。

想要完成這項工作并不容易,一位縣級市副市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十條”出臺后第二天,他們已經在籌藥,計劃給全市弱勢群體發一個健康包。一周后,他失望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連政府也找不到藥,“數量不夠,怕分配不均引發矛盾”,最終健康包改為了定點登記送藥。

為了解各地發藥的情況,南方周末記者搜索了全國4個直轄市、333個地級市的政府公眾號及當地官方媒體,整理了一份“新十條”頒布以來各地的發藥成績單。藥房、個人、醫院、單個社區等非政府機關自發的送藥活動不在統計范圍內。

可以發現,截至12月24日,全國只有26個地方發放了免費健康包,還有76個地方政府組織了藥店免費發放或者低價銷售退燒藥。

健康包發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崔一笛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