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我相信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步向成熟丨我信

注冊制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審”“審什么”。

這次證券法修訂集中體現了對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權利的高度重視。

(本文首發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徐明 (農健/圖)

“在硬指標上,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具備了成熟資本市場的條件?!毙烀髡f。徐明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過去三十年,他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深度參與了資本市場若干重大改革。

如今,中國資本市場已今非昔比,截至2022225日,A股投資者開戶數超2億。截至2021年底,滬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超87萬億元、債券市場托管余額超133.5萬億元;IPO累計募資總額超4.2萬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規模分別達6.12萬億元和12.8萬億元,均穩居全球第二。

就中國資本市場目前所處的狀態和監管的特點,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徐明。

我國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南方周末:為什么你認為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建立成熟資本市場的條件?

徐明:從全球范圍來看,衡量資本市場是否成熟應當有軟硬兩方面的指標。硬的指標主要體現在市場的融資能力、流動性、公司市值以及市場技術狀況,而軟的標準主要體現為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監管能力、誠信制度建設和投資者保護水平等。一定程度上軟指標更加重要,能體現一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度。

在硬指標上,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自不待說,而體現軟指標的其他三個支撐條件,也大為改觀。

第一,深層次問題的基本解決,主要體現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及證券公司綜合治理、上市公司清欠工作、股權質押、退市等問題的解決。

第二,市場機制的基本確立,主要是股票發行注冊制的落地,以及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等使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國際化。

第三,法律制度的基本到位,伴隨著證券法、公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期貨和衍生品法等資本市場基本法律的頒布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