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勤務隊:我相信中國航天丨我信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任務頻頻,但在火箭騰空背后,道路封控,警衛執勤,緊急救護,航天員保障……這些“小事”都歸他們管。

(本文首發于2022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勤務隊 (農健/圖)

2022年是航天大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任務頻頻,引人矚目。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堅守在幕后崗位上不為人知,為每一次火箭騰空貢獻力量。

他們,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勤務隊。道路封控,警衛執勤,緊急救護,航天員保障……這些“小事”都歸他們管。

2023年即將到來,當被問到新一年的期待,受訪隊員們不約而同提到,希望干好本職保障工作,為蒸蒸日上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不久前,巡邏員蔡毅好喜得貴子,正在老家休假的他風趣地打了個比方,“航天事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就像一大家子圍著小孩子轉,看到小孩子成材,大家都高興!”

1分半穿脫防護服

20221129日深夜,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入臨射倒計時。作為最后一批撤離的人員,航天勤務隊救護小組指揮員蘇長松帶領隊員,迅速轉移到就近安全區域。

15分鐘后,搭載飛船的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橘黃色的焰火照亮了戈壁灘。熟悉的轟鳴聲和猛烈的氣浪撲面而來。蘇長松在激動之余,心里也多了幾分輕松:“發射任務用不到我們,我很高興!”

火箭發射離不開推進劑,這些危險的化學物質一旦泄漏,不僅會引發爆炸、燃燒,有毒氣體還會腐蝕人的皮膚,嚴重時可致人昏迷、損害人體機能。

蘇長松和隊友們的工作,就是在火箭燃料加注和火箭發射前到達救護所,隨時待命。一旦發生泄漏事故,他們要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按照預定方案和現場實際展開應急救援,對被困人員展開營救。

每次火箭臨射前,救護小組往往要進行多次模擬演練。穿戴好防護服、扣上防毒面具、檢查救援裝備……這套準備流程下來,隊員們僅用時2-3分鐘。

為達到這一要求,每當有新隊員加入時,都需要接受嚴格的針對性訓練。

隊員黃浩冬剛進入小組時,因為防護服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