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爾文集》背后的出版侵權糾紛:“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出版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出版界對境外圖書的引進已有相對成熟的渠道和流程,此次商務印書館未經授權便出版《胡塞爾文集》并不是一個常見的錯誤。
丁士萍認為拋開是否知情不談,耿寧都從未簽署過合法授權的文件。此外,商務印書館曾向耿寧致歉,同意賠償非法使用其知識產權造成的損失,但她表示,耿寧還沒有提供相關文件,“這個流程沒有走完”。
責任編輯:李慕琰
著名哲學家、現象學創始人埃德蒙德·胡塞爾去世后留下大量手稿,從1950年代起,胡塞爾檔案館開始牽頭整理《胡塞爾全集》這一龐大的項目。
版權糾葛鬧得滿城風雨后,瑞士哲學家、漢學家耿寧(Iso Kern)仍在堅持寫作手頭的書稿。他早晨8點開始工作,三小時后,妻子會給他準備雞蛋羹和果汁補充營養。他85歲了,生活像鐘擺一樣有穩定的秩序。
2022年12月12日,瑞士資訊網(swissinfo.ch)發布的文章《一位瑞士哲學家的著作遭中國得意門生侵權出版》在網上迅速傳播,一時成為熱門事件。今年7月,耿寧偶然發現,他作為德文編者整理的《胡塞爾全集》(Husserliana)中的3卷——《Zur Ph?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t》(中譯為《共主觀性的現象學》,下文以中譯名簡稱)被侵權出版了。
被控侵權出版的是2018年由商務印書館主編出版的《共主觀性的現象學》。這套書收錄在商務印書館至今已出版17卷的《胡塞爾文集》中,屬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成果,主編是耿寧的學生、浙江大學教授倪梁康。
除了版權問題,耿寧還對署名問題提出異議,認為德文編者的貢獻沒有在署名中得到公正體現,并要求倪梁康公開道歉。12月13日,公眾號“現象學”發布文章《倪梁康教授的幾點回應》,分別就署名問題、耿寧對翻譯的知情問題和版權問題進行了回應。
針對署名問題,倪梁康認為在這三卷書中,耿寧作為編者的外文名“Iso Kern”標明在版權頁,而中文名“耿寧”則標明在編者導言的末頁,編者導言“說明了他作為編者的工作以及他對胡塞爾相關思想的理解”。
此外,倪梁康提出耿寧對《胡塞爾文集》的翻譯計劃及其中《共主觀性的現象學》三卷的翻譯從一開始就知情。而針對版權問題,他認為胡塞爾的著作權已進入公有領域,但國內出版社仍需向外方出版社購買《胡塞爾全集》的編著版權。他稱自己作為中譯版《胡塞爾文集》的主編,不參與出版過程中的版權處置事宜。
2022年12月14日、15日下午,耿寧的太太丁士萍在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中稱,耿寧對中文版的翻譯出版不知情。她表示,倪梁康的確多次提到要翻譯耿寧的書,但指的是耿寧本人的專著,從沒說過要翻譯《胡塞爾全集》中的這三卷。
丁士萍認為拋開是否知情不談,耿寧都從未簽署過合法授權的文件。此外,商務印書館曾向耿寧致歉,同意賠償非法使用其知識產權造成的損失,但她表示,耿寧還沒有提供相關文件,“這個流程沒有走完”。
據瑞士資訊網報道,此前施普林格出版社曾向耿寧律師表示,從未授權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胡塞爾文集》,這17卷皆為侵權作品。南方周末記者查詢顯示,目前商務印書館的3卷《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