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營收上漲超180倍,“工業版拼多多”掌握了什么財富密碼?

公司的營業收入,就是商品交易總額。若如此算,2022財年阿里巴巴的年營業收入會高達8萬億元。

國聯股份公開表示,其毛利類似于收入。那么2021年其營業總收入372.3億元,真正的營收應為8.73億元。

在張家港保稅區石化交易大廈里,包含了國聯股份四家主要客戶、三家主要供應商。這幾家上下游公司聚集一處,為何不直接交易,而要繞道國聯股份?國聯股份表示因為價格可以更便宜。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張玥

國聯股份被稱作工業版的“拼多多”。 (南方周末記者 梅嶺/圖)

位于北京南四環西路的北京國聯視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聯股份),是一家2002年成立,2019年主板上市的B2B電子商務公司。

這家企業(股票代碼:603613.SH)一度被譽為“超級大牛股”,六年內,營業收入由2億元增長至372億元,激增超180倍;上市后股價三年連續走牛,從5.74元/股上漲至131.75元/股,市值增長超過600億元。

從2022年11月起,這家公司連續兩次被質疑有財務造假、融資性貿易等問題。國聯股份也安排了諸多應對舉措,如先后三次發布澄清公告、多次舉行投資者交流會、管理層集體增持、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在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份等。

但未能止跌,股價一個月內五次跌停,12月20日跌至72.9元/股,較高點跌幅超過40%。雪球平臺上,圍繞著“國聯股份”,投資者們展開了十分激烈的爭論。

有重倉者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其不存在造假的可能,也有電商從業者認為其商業邏輯不成立,B2B平臺跑流水太容易。

對于商業模式,國聯股份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兼戰略部總經理潘勇12月22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如果從集采的角度,國聯股份可看作工業品里的拼多多,但客戶黏性更強;從自營+第三方平臺模式看,可類比工業品里的京東,但國聯股份又并非大量存貨的重資產模式,而是訂單驅動的輕資產經營模式。

這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國聯股份總部。 (南方周末記者 梅嶺/圖)

踩著消費互聯網的路徑前行

潘勇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了國聯股份成立至今的幾次轉型。從時間軸來看,這家企業在中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幾十年間從未缺席,但更像是踩在消費互聯網已經實踐成功的路上,將模式“移植”到消費者較少接觸到的工業品領域。

《激蕩三十年》一書中寫到,1995年的中國,出現了第一批投身互聯網事業的先行者。那一年的4月,杭州,31歲的馬云創辦了“中國黃頁”網站,自稱是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

根據國聯股份招股書,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從事的也是黃頁業務,但是紙面上的。潘勇說,事實上國聯股份成立于1998年,2002年進行的股份制改造。

南方周末記者在國聯股份總部看到了編撰于2002年、由北京國聯黃頁信息技術研究所合編的《中國建材大黃頁》紙質書。

當時的黃頁。 (南方周末記者 梅嶺/圖)

這一階段的國聯股份,針對機電、煤炭、化工等不同工業領域做行業年鑒、產品運營手冊等工業品傳媒業務。為什么會切入這一領域?潘勇坦言,“因為好賺錢”。

他舉例,機電行業一套6冊的黃頁,當年就能為公司帶來800萬的收入,凈利潤可以達到40%?!拔覀儚?999年開始,有12個行業在出售黃頁,非常賺錢。因為沒有人做,所以我們相當于是專營的?!?/p>

這個業務,瞄準的是早年間企業很難找到自己上下游客戶聯系方式的痛點。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聯系方式,奠定了其在工業領域深耕的基礎。

2005年,國聯股份開始感受到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